文档介绍:新一代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吉米沙星
【关键词】 吉米沙星;氟喹诺酮;抗菌作用;药动学;临床疗效
ABSTRACT Gemifloxaci n is a no vel, broad spectrum
fluor oquinolone.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mecha nism of acti on, an tibacterial activity, pharmacok in etic, pharmacok in etic/pharmacod yn amic, adverse effec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gemifloxaci n.
KEY WORDS Gemifloxaci n; Fluoroqui nolo ne; An tibacterial
activity; Pharmacok in etic; Therapeutic effect
吉米沙星是韩国LG Life Science 公司研制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 新药]1], 2003年4月被美国FDAB准上市,2006年7月在我国获得上市批 准。吉米沙星是氟喹诺酮在 C7位被吡咯烷取代的衍生物,是一种广谱喹诺酮类 抗菌药,它除了保持对革兰阴性菌(包括其它抗生素的耐药菌)的优秀活性外, 对包括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在内的革兰阳性菌也具有良好的活性。
结构和作用机制
吉米沙星的化学结构式见图1。它独特的甲肟基显著增强了抗肺炎链球 菌活性,氨基吡咯烷基提高了抗革兰阳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母环 活性基团与细菌双靶位强力结合形成牢固的三元复合体,环丙基保留了对革兰 阴性菌的活性。
与其它氟喹诺酮类相似,吉米沙星作用于细菌 DNA旋转酶和DNA拓扑异 构酶IV。某些氟喹诺酮类在高浓度时可刺激真核细胞的基因 DNA分裂,并使
图1 吉米沙星的化学结构
DNA旋转酶转变为细胞毒素(如环丙沙星在644mg/L时诱导裂解),但本 品即使浓度超过10000mg/L亦不能使DNA旋转酶相关的DNAS解。吉米沙星对 ,。 吉米沙星对拓扑异构酶IV的IC50值为DNA旋转酶的1/10,提示拓扑异构酶IV 为主要靶位。本品对肺炎链球菌拓扑异构酶 IV的IC50值为环丙沙星的1/5,
显著高于环丙沙星与该酶的亲和力[2]。
耐药机制
早期氟喹诺酮(如环丙沙星)是通过结合并抑制拓扑异构酶IV而显示对 肺炎链球菌的作用,它们的耐药性是通过细菌蛋白质中的一种亚基编码 parC基
因的突变而产生的。与此相反,对 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同时具有抑制作 用的氟喹诺酮(如吉米沙星)其耐药性则是通过gyrA基因的首先突变而产生的。
这种差别具有重要意义,因为gyrA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不足parC基因发生突 变频率的百分之一。因此,与早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吉米沙星不易产生耐 药。
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另一个重要的遗传学特点是, parC gyrA体系中的
某一基因一旦出现突变则该基因将以 400倍以上的速度再次发生突变。显而易 见,通过parC基因突变的细菌更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也为耐药性的进一步增强 铺平了道路。某些地区之所以出现对早期氟喹诺酮 (如环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