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光是讲台这一区域就有 4个管理员,分别负责擦黑板、拿粉笔、整理讲桌,以及在放学后清理粉笔槽。开关灯也有两个管理员,开灯的叫照明管理员,关灯的叫节能管理员。……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每个班都有这样五花八门的管理员,人人都是班干部,人人都有事做。一个班 57人班干部岗位就有 50个昨天下午,电子科大附小五年级四班的一个孩子正在讲台上擦黑板,他是班上的黑板管理员。这时, 另一个孩子拿着两盒粉笔从教室外面走进来,黑板管理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个孩子是粉笔管理员。光是讲台这一区域就有 4 个管理员,分别负责擦黑板、拿粉笔、整理讲桌,以及在放学后清理粉笔槽。而且开关灯也由专门的学生负责,而且分为两个岗位:每天到了教室谁负责打开日光灯的是照明管理员,放学后负责关灯的是节能管理员。就连老师布置作业以后,将作业内容写在黑板上方便大家记录的学生,也是专门设置的,这个岗位被称作“小秘书”。据班主任朱华珍介绍,为了能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班级里会将很多工作都拆分开来,比如以前的小组长被分为学科组长,即每个组都有语文、数学、自然、英语等组长,所以在一个组里面大家都是组长,只是职责不同,甚至有时还会专门为一、两个学生设置一个岗位,全班 57 人,全部加起来有 50个岗位。像五年级四班一样,在电子科大附小,每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几乎就有多少个班干部职位,甚至更多。班长学习委员还是要公开竞选电子科大附小校长康永邦说,学校的干部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关爱者和服务者。电子科大附小的班干部制度实行的是三类管理。第一类是专任组长,实行循环管理,每个人都要“管”一个人,并被另一个人“管”。简单来说就是,后一排的学生负责他前面的学生,以此类推,管理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学习、锻炼、卫生、礼仪、纪律。每周学生的位置会轮换一次,那么管理者和被管者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随之改变。第二类是事务组长,是根据事务类型来分。除了各个课代表之外,还有督促、指导大家说普通话的普通话管理员,规范同学的衣着、指甲、行为的文明礼仪劝导员、管理教室内植物的绿化管理员……单是负责清洁这块,就有地面清洁、走廊卫生、清洁工具、桌椅摆放的管理员。总之全校有多少事务就有多少岗位,全校 2957 人,人人都是班干部。第三类是竞聘岗位,有三个特征:任期制、选举制、淘汰制,这些岗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岗位,比如劳动委员、学习委员、班长等等。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会在全班公开这学期的班级目标和竞选岗位,愿意竞选的学生们在经过一周的准备后,在第二周的班会上进行发言,当场投票公示结果。一般来说,第二类主要是个人自荐,然后举手表决,第三类的同学就要上台演讲,进行不记名投票。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就更加专业,他们还会自己做 PPT 。后进生曾要求当班干部让老师心生愧疚语文老师肖静是电子科大附属小学三三班班主任。三年前,肖静接到了学校关于“人人都是班干部”的通知,当时她还有些迷茫与困惑。肖静说,过去只要把班里的事儿交给班长、学习委员等几个学生去做, 现在,摊子一下子变大了不止一倍,班里的所有学生都成了班干部,她要和他们一一接触,事情似乎变得更复杂。一次,肖静正在辅导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作业,这名学生突然抬头对她说:“肖老师,我真想当你的课代表,像那几个班干部那样帮你做事。”肖静心里猛地一震。肖静心生愧疚:自己是不是冷落了其他没有当班干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