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龄听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技能
(一)
梁巍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关键期”理论,强调人的神经发育早期存在着某个敏感阶段。如在 该阶段接受特定刺激,神经功能就按预定轨迹发展。如在此阶段刺激缺 失,神经发育就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即使在以后恢复刺激也难以弥补 其发育损失。
一、关于“小龄”的心理学界定
孕期
Prenatal
怀孕到出生
婴幼儿期
Infancy and Toddlerhood
0 - 2岁
儿童早期
Early Childhood
2- 6岁
儿童中期
Middle Childhood
6-11岁
青少年期
Adolescence
11-20岁
成年早期
Early Adulthood
20-40岁
成年中期
Middle Adulthood
40-60岁
成年晚期
Late Adulthood
60岁-死亡
心理学上的年龄
对应生理年龄区间
0岁
产前6个月-产后6个月
1岁
出生后7个月-18个月
2岁
出生后19个月-30个月
1、人的发展阶段划分
2、生长发育年龄的计算方法
如果按照心理学的理解,“小龄”应指的是生长发育年龄(即综合了生理的发育和 心理的成熟度两个方面的要素),其计算方法为:观察或测试日期减其出生日期,按照 减后的天数“≧16天进1个月”、“≦15天舍去”的原则核算月龄。
举例:某儿出生日期为2014年07月24日 测试日期为2016年03月03日
其生长发育年龄应为
1岁8个月零8天≈1岁8个月
二、“小龄”意味着什么?
有关人的听觉神经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发 现大脑听觉中枢直接参与人的言语感知和语言处理,并与人的 阅读能力密切相关。听觉刺激对听觉中枢发育至关重要,能够 影响中枢听觉通路的神经结构。如果缺乏听觉刺激,听觉中枢 将出现神经发育的异常。接受听觉刺激越早,人的中枢听觉通 路发育越好,越能为儿童言语、语言学习创造条件。
1998年,克里斯蒂·约斯纳格(Christian Yoshinaga-Itano) 等人研究认为,出生后6个月是决定听障儿童干预效果的自然时间 界线,听障儿童的最佳干预开始时间应在出生后六个月内。
三、“小龄”儿童的共性特征
根据美国特殊教育专家哈拉翰、卡夫曼(Danied P. Hallahan and James
M. Kanffman,1988)的观点,相对于“特长”儿童而言的“特殊需要”儿童分 为两类:
发展迟缓儿童遵循与正常儿童相同的发展 路线和顺序,只是速度慢一些。
发展迟缓儿童
具有某种缺 陷儿童
除了在其缺陷部分的发展有一定特殊性外, 其它机能的发展具有正常的发展历程。
听障儿童则属于“无严重的智力或情绪障碍,但有听觉能力缺陷的儿 童”。这些儿童必须获得特殊、额外的技能,学习运用特殊的仪器来克服他 们的障碍。
——特殊教育专家威尔森(Mary Wilson)
因此,处在“小龄”阶段的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之间,一定存在着一 些共性的发展特征,其在发展上遵循着与健听儿童相同的发展路线和顺序, 只是表现出了发展程度的不同。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观点:出生到2岁 的小龄儿童正处在“ 感觉动 作”阶段,其整体特点是:
☆ 主要用他们的眼睛、耳朵、双手和其他感觉动作能力来“思考”。
☆ 没有办法进行许多真正意义上的脑内部活动。
☆ 但是感觉动作阶段的发展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