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doc

上传人:AIOPIO 2021/1/13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反应池
1.混凝剂投加方法
选用湿法投加,适于各种形式的混凝剂,易于调节。采用重力投配装置,操作方法简单,混凝剂在溶药箱内溶解后直接将溶液投入管中.
2. 平流式隔板反应槽
由于对场地使用没有限制,故混凝反应池采用平流式隔板反应池,该池反应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絮凝体形成的适宜流速为15-30cm/s,时间为15—30min左右。
取流速为20cm/s,停留时间为T=15min=900s,Q=0.012m3/s,则反应池容积为
V = (m3)
取水深为h = 0。5 m,则反应槽面积为
S = V/h = 10。8/0。5 =21.6 (m2)
分6个廊道,则每个廊道面积为
S1 = S/6 = = (m2)
取廊道宽为0。6m,则长为6m 。
六、竖流沉淀池
1. 设计参数设定
设计2座竖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取中心管流速为v0=,表面负荷1。0m3/m2·h,沉淀时间为2.0h,泥斗锥角50
°,,超高为h1=,缓冲层高h4=0。3。
2. 设计计算:
中心管计算
最大设计流量Qmax=,
中心管有效面积f1==0。6(m2),
d==(m)
取缝隙流出的速度为v1=0.015m/s,
喇叭口直径d1=1。35d=×0。87=(m)
反射板直径d2==1。3×1.2=1。56 (m)
3. 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高度
h3===(m)

取废水在沉淀池中流速v =2m/h,沉淀时间t =1.5 h;
则沉淀区有效水深 h2=vt=1.5×=3。0(m)

沉淀区有效断面积
f2= == (m2)
沉淀区总面积A= f1 + f2 = 0.6 + =33 (m2)
6。尺寸计算
沉淀池直径
D = ==6。48 m,取D=6。5 m;
池直径与沉淀区高度比值D/ h2=6.5/3=2。2 <3 (适合)
7。污泥斗计算
泥斗深h5=tg50°=(m);
泥斗容积为V=×3.6×(0。52+6。52+×)=55 (m3)
沉淀池总高度
H=h1+h2+h3+h4+h5=0.4+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