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批评的解剖 : 王国维与.pdf

格式:pdf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批评的解剖 : 王国维与.pdf

上传人:2051982956 2014/6/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批评的解剖 : 王国维与.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2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2 2J OURNAL OF RENMIN UNIV ERSIT Y OF CHINA No. 6 2005
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
20 世纪意境论批评
范方俊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2)
[摘要] 意境论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出现最早、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同时也是 20 世纪得以最
早重塑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现代文学批评。在意境论文学批评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王国维的贡献是
不言而喻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王国维的意境论文学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特别是对其意境论
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认识不够。有必要以王国维意境论文学批评为个案,对其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批评
模式和批评特色进行剖析。
[关键词] 王国维;意境论;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I20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420 (2005) 06 0114 07
而作为道家诗学经典的《庄子》则提出了“得意忘
一、王国维与 20 世纪意境论批评言”“、得意忘象”的主张,它们是意境说的源头。
从唐代开始,在“意—象”这条线索之外,人们在文
意境,又称“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用来标示学批评中又突出强调了一个“境”字。诗人王昌龄
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指超越具体的、在《诗格》中提出了包括“物境”“、情境”“、意境”在
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内的“三境”之说,以后有关“意”与“境”偕的论述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不绝如缕。明清时期“, 意境”作为一个特定的美
知和领悟[1 ] ,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学范畴正式出现,但直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以集
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大成的面目出现,意境论文学批评始得以正式确
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2 ] 立。
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 意境”的提出经王国维拥有扎实的旧学功底,精熟于传统的
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先哲们就诗词歌赋及理论,甲午之役后开始接触西洋新学。
开始了对“意”的追寻。其中作为儒家诗学经典的凭借着对于中西美学的融会贯通,以“意境”为核
《易传》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点, 心,王国维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开始了
[收稿日期] 2005 03 2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4CWW003)
[作者简介] 范方俊(1969 - ) ,安徽蚌埠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欧美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
— 411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极富现代意义的意境论文学批评。在王国维的文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
学批评中“, 意境”占据着中心地位。他言必称“意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而“在一个艺术
境”,论诗词歌赋,王氏断言“: 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
视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