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鉴赏之一——鉴赏形象与思想内容冲刺策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就是把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内涵。艺术形象指人物形象或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 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倾向。在鉴赏的过程中, 要读题, 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 要读人, 了解作者经历、背景、思想; 要读注, 注解往往提供一些帮助理解诗词的信息; 然后读诗, 析词义、析句义、析意境、析形象、析写法。试题往往从词义、句义、思想内容、人物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设题,所以我们了解一些诗歌基本特点外,还要积累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包括典故、传说, 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诗义。诗歌的思想内容: (1 )边塞征战 A 、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B 、控诉战争痛苦 C 、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C 、表现边塞风光和军营生活 D 、表现民族关系(2 )怀古咏史 A 、称颂、仰慕英雄 B 、讽谕现实 C 、自比自况(3 )写景抒情: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诗歌的形象(意象); 就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1 、诗人塑造的形象就是诗中具体的人物或景象或物象。 2 、诗歌的形象包蕴着诗人的思想感情。物象和感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从鉴赏的角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人物形象、景象、物象(一)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前者(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如曹植《白马篇》中“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 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 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1996 年高考的“更惊起南阳卧龙, 便成名八阵图中”, 也是在刻画功高盖世的诸葛亮; 1998 年高考的“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通过环境的荒僻塑造了李凝的隐者形象。后者(作者的形象)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例析: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2006 年包头市统考题) 【答案】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诗中形象) ,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老渔翁孤寂无援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形象特征) ,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形象意义) (二) 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大家都熟悉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象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如元稹“遍绕篱边日渐斜”的《菊花》, 就蕴涵了作者对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认肯和追慕之情。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看似纯粹写景, 实际上还是含蓄地透露出作者对高旷脱俗的境界的向往。例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