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圳30 年新改革故事 197 8 年成为中国“梦工场” 2010 年 07月 22日 15:26 《决策》杂志少年深圳说■策划/ 本刊编辑部■执行/ 王运宝贺海峰徐浩程策划人语 30 年,只是一个传奇的开始。深圳理应做一个更大的“梦”——不仅仅是推动经济现代化, 更应在政治、文化现代化上,再次担当起“试验田”、“排头兵”的角色。新 30 年开局之刻,深圳被寄望于担负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如何破题的大任。因此,总结往昔, 是为了扬起敢闯敢干的精神, 重新唤醒一座年轻城市的拓荒激情与气魄, 进而能再次赋予国人驰骋腾跃的力量。“惟思将来也, 事事皆其所未经者, 故常敢破格。” 110 年前, 梁启超作《少年中国说》, 给危机沉重的中国人点亮一盏灯。深圳经济特区 30 周年之际,本刊作“少年深圳说”,不仅是倾听一座年轻城市的心跳,更是希冀深圳在讲述“新改革故事”中再干一个 30 年。深圳 30年■本刊记者王运宝 7月1日, 深圳市民中心广场的大型电子屏幕上, 一条闪光的红线环绕深圳的全市辖区, 勾勒出一个全新的深圳经济特区版图,宣布深圳进入“大特区”时代。“二线关”设立 27 年后,深圳特区关内外一体化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中央送给深圳特区成立 30 周年的一个大礼包。与中心广场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莲花山公园, 是眺望深圳城市的最佳观景平台, 站在这里你会领略到别具一格的城市设计, 目光所及之处, 不同建筑风格的高楼群组成一幅恢宏的城市画面。这幅画在过去 30 年里徐徐展开,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从一个边陲小渔村, 崛起为一座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 几乎所有对深圳的介绍, 都是从这句话开始的。的确,中国 30 年城市化高歌猛进,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替代深圳的样本意义,因为深圳是中国现代城市最好的镜像。深圳 30 年,演绎出无数精彩城事。中国“梦工场”“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的大字标语, 在海外装饰大厦树立起来后, 不仅成为深圳华强北的象征,更被全体深圳人认可,成为这座年轻城市下一个 30 年发展的新动力。当《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徐明天在《春天的故事》一书中写下这个细节时, 遥想当年蛇口开发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图腾,两个标语跨越 30 年时空,进行历史对话。而标语背后的这座城市,早已无从寻找当年“省尾国角”的边陲小村印象。 2009 年, 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200 亿元, 相当于 1978 年中国经济总量的两倍多。从 1979 年到 2009 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79 倍。深圳 30 年,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奇迹。 30 年来,改变深圳的是多重力量的合力,而这一切都要回到原点——蛇口。“ 1979 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一个圈”,这句歌词已经深深地烙在深圳的城市记忆中,就连深圳特区 30 周年的宣传标示,仍然以这句话为创意来源,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虽然特区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1980 年8月 26 日,但特区迈出第一步,是 1979 年的蛇口开发区。上世纪 80 年代的蛇口,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多运一车泥土加 4 分钱,但谁也没有想到, 这竟然能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极大关注。也许, 正是这个“4 分钱”所引发的蝴蝶效应, 成为一场涤荡深圳特区的旋风, 进而从南国边陲一路北上, 以摧枯拉朽之势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以蛇口为起点,深圳以体制创新,步步领先。随着体制的改变, 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开始向深圳汇集。其中, 人的移动, 对深圳发展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移民之城, 徐明天认为, 深圳是“人才引力定律”的最好证明。而深圳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吸引力, 根本的因素就是“深圳梦”所衍生出来的人的自由和解放。当一列列从北往南的列车装载着饱满的青春之躯, 抵达深圳时, 梦想也同时抵达。深圳对于现代化中凡或传奇的个人梦想,装饰了一座城市 30 年的记忆。由此,深圳当地一家媒体总结说,没有梦想的人,不会来到深圳。实际上, 不管是第一家转移来的“三来一补”企业, 还是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 都是资本和人力对自身价值的回归, 由此带来的观念质变、制度之变, 使深圳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独特的启蒙作用。正如《大道 30 》所总结的那样: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教科书,比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中国所提供的观念价值和制度价值。只有在深圳这个“梦工场”中, 才能从“蛇口基因”中生长出招商、平安、中集、万科, 以及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品牌企业。如果说这些知名企业是深圳的城市名片, 那么华强北的电子商铺,则代表着一种平民化的梦想追求方式,其中所蕴含、涌动着的创业潮, 对深圳发展的推动意义, 丝毫不亚于那些知名企业。徐明天对《决策》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