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早恋的疏导,早恋对策由于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反对早恋, 因此有教育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早恋问题。他们给出了如下建议: 要克服不良倾向,端正思想态度自觉的约束自己,减少不良的性刺激或性诱惑要加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培养早恋- 咨询要点(1 )了解产生早恋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营养状况普遍良好, 身体发育加快, 性成熟的时间提前, 性意识开始萌芽并躁动, 使他们过早有性爱体验的强烈要求; 由于青春期的来临, 在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 一旦摆脱家庭的束缚, 则会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跃跃欲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男女同学接触机会增多,而在交往过程中, 不免互相爱慕, 引起早恋; 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信息量的增大同学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描写恋爱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很大, 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模仿的愿望; 理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情教育的缺乏, 造成不少同学不求上进, 道德观念薄弱和恋爱问题上的无知. 很多同学把异性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来对待, 更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异性友谊无立足之地, 异性同学之间接触多一些, 就会被人哄成“恋爱”,当事人有时就被逼上梁山;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结果,“禁果分外甜”, 限制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好奇, 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 考入中专的学生, 认为毕业后分配到农村, 难找合适的对象, 现在有合适的就要抓住; 有的同学外貌漂亮, 生性浪漫, 认为青春的幸福就在于花前月下的私语, 为了追求这种幸福, 会轻易地和别人恋爱, 但也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好玩和探奇谈恋爱, 后来弄假成真。(2 )斩断恋情。正如建立恋爱需要两厢情愿一样,结束早恋也应是双方同意,这样才能不留后患。主动提出结束早恋的一方要用坚定的意志,果断而恰当的方法,斩断恋情。你可以与对方在适当的地方, 在理智的情况下作深入的谈话, 谈话中, 你要首先肯定对方在恋爱过程中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关怀, 然后告诉对方早恋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 劝其把爱情之火熄灭, 把爱的种子珍藏在心底, 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和个性的完善上。也可用书信的方式。因为书信比面谈有更大的缓冲余地,措词也能更冷静、得体,但不管用什么方式, 都要防止引起对方的误会,以能尽快使对方心悦诚服为目的。(3 )中断往来。从结束早恋的限度来说,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好感都是正常的感情, 只要把恋爱退回到好感或友谊,早恋也就结束了。但是,由于恋爱所唤起情感是强烈的,而中学生的理智和抑制力相当有限, 所以, 要结束早恋, 就要尽量避免两人单独在一起, 暂时中止感情交流的一切渠道。经过感情的一段冻结过程,使理智对感情的控制成为习惯以后, 再恢复正常交往,感情之树才不会故态复萌。(4 )转移情感。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紧张的学习和健康的课余爱好上去。多关心国家大事, 多参加集体活动, 多谈一些文字名著、哲理文章, 多想想自己的进步, 想想将来的事业, 想想将来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开拓和进取。这样, 心胸和视野就会开阔, 抱负就会远大, 就会焕发出勃勃朝气,永远前进。指青春期或在此之前还不到恋爱年龄的少女出现过早恋情。早恋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早恋由环境因素引起,与早熟引起的性兴奋与性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