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英语演讲比赛获奖心得
我在杭外的英语学习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外向型学习”和“内在型学习”。
因为我就读的小学当初还未普及英语教育,因此我刚进杭外时,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但现在看来,零基础的学生似乎很适合杭外的英语教育,因为这免去了老师纠正你之前学习偏差的工作,就如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比在一张初稿上作修改更方便一样。
我天性开朗外向。在我最初接触英语时,这种外向型的性格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上课时,我会主动抓住每一次表现的机会,说英语、唱英语歌、演英语短剧、做英语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安排基础上我全部会参加。课余时间老师会组织各色各样的英语活动,比如英语配音、戏剧演出和英语小小说比赛,我也会主动报名参与。所以,我幸运地取得了更多说英语的机会,练就了在公众面前表示自己的能力并培养了学习英语的爱好。即使我参加的活动多和英语口语相关,但我所收获确实不只局限于口语方面。杭外形形色色的英语活动除了锻炼口语之外,对英语语感和学习爱好培养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我初一时的英语成绩徘徊在班级下游,但初三的时候已经稳定在中上水平了。然而平时我并没有刻意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英语笔试成绩。我以为这应归功于我丰富的英语活动经历。
总而言之,初中的英语学习,关键应该在参加老师安排的各项英语教学活动中来,没有必须埋头钻研英语笔试的内容。前者是杭外英语教育的特色,学生应该充足利用。
高一时期,我在英语学习上碰到了部分的瓶颈。我在英语活动中有着出众的表现,但我缺乏内在的深厚积淀,给人一个华而不实的感觉。从那起,我开始将学习的关键放到内在的积累上来。在高二阶段,我系统地自学了高中英语语法,有意识地扩充自己的英语阅读量并在该学年坚持天天晚上熄灯前听读CNN新闻听力30分钟。平时说英语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表示的逻辑性,有意识地利用部分新学的词汇和句型,使得自己的演说更有内容。
高中英语学习的关键应该是重视内在积淀,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其中连续坚持的阅读习惯、系统自学习惯、听音习惯等饰演了很主要的角色。因为它确保你天天有稳定的时间接触英语。必需强调的是,积累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它可能陪同你一生。
xxxx:来自初三8班;第六届二十一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初中组浙江赛区冠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关键词:Go For It + Confidence + Participation = English is fun to learn
说实话,假如在我小课时听过我讲英语的人看到我现在所取得的奖项会很惊讶,因为小课时我最差的一门科目就是英语。我从二年级开始上英语课,可能是教材没有很好的同时,且很多同学全部在课外班上已经掌握了要学的内容,因此老师对书本知识只是点到为止,也并不解释语法规律,每次总是让我一头雾水,即使会说部分简单的英语,但却不知道为何,因此总是落后于在课外班里学英语的同学。
以后上了Go For It后,情况有了部分改变。因为Go For It是为零起点的学生而设计的,因此将每一个知识点全部讲得很清楚。这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教学让我逐步开始掌握这门语言的规律,一跃成为班上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之一。同时也要感谢小学的英语老师,让我学会了规范的语音语气。
到了杭外以后,可能是口试中给考官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我很幸运地被任命为小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