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稻种植技术交流
邱淋梅
播种期
育苗期
成熟期
移栽期
秧苗期
返青分蘖期
拔节孕育期
抽穗结实期
水稻的一生
生育期
防治对象
秧苗期
3月底~4月底
分蘖期
4月底~5月底
孕穗期
5月底~6月底
结实期
6月底~7月底
病害
稻瘟病
立枯病
恶苗病
稻瘟病
纹枯病
条纹叶枯病
白叶枯病
稻曲病
稻瘟病
纹枯病
白叶枯病
稻瘟病
稻粒黑粉病
白叶枯病
虫害
稻象甲
福寿螺
稻蓟马
二化螟
稻蓟马
稻飞虱
二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二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大螟
稻飞虱
二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水稻病虫害简表
水稻主要病害
立枯病
恶苗病
稻瘟病
纹枯病
稻曲病
水稻立枯病
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水稻恶苗病(徒长病)
发病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植株逐渐枯死。
稻瘟病
稻瘟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危害时期不同危害的部位也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秧苗成片枯死。
叶瘟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白点型病斑: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斑,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
节瘟
节瘟多在抽穗后发生。节变黑,易折断倒伏。在潮湿条件下,病节上产生灰绿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