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四川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doc

上传人:小雄 2021/3/6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 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下文是四川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欢 迎阅读!
四川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完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 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以及户籍在本 省而离开本省行政区域的公民。
第三条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 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 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 育中有共同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 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宣传教育、避孕、经常性 工作为主的方针,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引导公民自 觉实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奖励和社 会保障制度,并与发展经济、帮助公民勤劳致富、建设文明 幸福家庭相结合,建立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 机制,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开展生产、生活、生育服务。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 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实施本条例,将人口计划纳入本地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责 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 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
而O
省、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 区在经费上予以激励的机制;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 计划生育工作在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经费、奖励专项经费和社会抚养费。
第七条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组织和 个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本条例贯彻实施不力的地区或者单位,由同级或者上 级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改进。
第二章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 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级计划、财政、工商、公安、卫 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税务、建设、交通、统计、教 育等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的人口与 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 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 案,其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 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自治的内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 会应当有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
第九条国家机关、部队、社会团体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责任制,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 表人责任制,落实计划生育机构或者专职、兼职人员,做好 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经常性服务工作,保障实行计划 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
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充分发挥其在计划生育工作中 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及个体劳动者协会 等社会团体应当根据其职责和特点,支持和配合政府做好人
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条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新 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 教育。
大众传媒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的义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 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一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 管理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协助。具体管理办 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计划生育、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教 育、人事、统计、卫生等行政部门应当互相提供有关人口数 据,实行人口信息资源共享。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三条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公民晚婚、晚 育,做到少生、优生、优育。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子女。
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各推迟3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 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不得违反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
夫妻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的,不得以此为理由再生育。
第十四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生育第二 个子女:
(一) 第一个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
学上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