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江南》古诗杜牧.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南》古诗杜牧.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3/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南》古诗杜牧.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南》古诗杜牧

  杜牧的江南  余显斌  江南,是杜牧的。  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的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个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个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个吴侬软语的娇媚。
  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以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以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写杜牧的江南,当然要突出杜牧对于江南的主要性。文章开篇点题,用一连串的比方,突出了杜牧的主要性。“江南”和“江南的女儿”的幸运是从不一样角度突出杜牧的主要性的。
  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严寒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含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全部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醉后不知家乡远,错把江南做家乡。
  今后,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这个部分还是承接上一部分的意思,写杜牧对江南的作用。先写艰苦的寂寞,为杜牧的出场做铺垫;假如说上一部分中杜牧的主要性还是泛泛而谈的话,这一点可谓是浓墨重彩。用特写镜头细致地描摹了杜牧到来的情形,诗意,唯美,化用了杜牧名诗《清明》中的诗句,情景交融,引人情思渺远。
  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她最终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她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抚慰。
  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秋来的江南,仍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江南,就适意于洒脱地生活,诗意的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
  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急忙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会“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荣?能领会“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这一部分写杜牧在江南的步履、心痕。多少人急忙走过江南,而杜牧却领会了江南的灵魂,和江南融为一体。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关键之一,写杜牧为何拥有了江南,因为,只有杜牧知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