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认知角】教学反思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知角】教学反思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892629196 2021/3/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知角】教学反思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知角】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认识角》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单元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理解。课程标准要求理解生活情境的角度,体验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度和平面图形,并知道角度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角度和什么有关。
这节课,我努力让学生做数学,玩数学,注意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反思的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角度的特点
用一个晶圆开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和触摸的活动中,角度的顶点和边缘被初步感知。体验在黑板上画图的过程,实现提取边角的过程。
(二)联系生活,抽象出角落图形。
首先,给学生展示他们生活中的图片,激发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指指点点的过程,学生们初步建立了角的形象。这时,我组织学生及时观察、比较、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得到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个顶点和边,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角的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设计一套“判断”练习,通过识别和推理,再次加深对对角线本质特征的理解。在这节课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情境,安排了
“找、指、说”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课堂上找到物体表面的角落,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再次加深对角。
质的特点,及时纠正和弥补一些错误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观察操作,探究角度大小与什么有关。
在这个阶段,教学是用可移动的角度来安排的。首先,让学生换一个角,学生向两边移动,使角变大或变小。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然后老师和学生比较角度的大小,用主动角度做一个比老师角度大的角度,一个比老师角度小的角度。再做一个和老师角一样大的角。怎么证明自己的角和老师的角一样大?激发学生好奇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尝试动手。结果表明,这两个角度可以用重叠法进行比较。再对比一下边短边长小的两个角度,可以看出角度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总的来说,这门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然而,仍有许多领域值得改进。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当他们感知到顶点边缘的特征时,学生就不会说两个关键词,尖锐和直。突然不知道怎么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