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ndy 2021/3/2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

《诗经·蒹葭》教学设计

旧城中学张文景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把握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教学过程:

一、自读感悟,体会情感。

1、复习《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是“六义”。

2、背诵诗歌,由重章叠句的手法入手掌握背诵的方法。

3、体味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用一段文字描绘诗歌的意境(画面)。

4、给诗歌《关雎》或《蒹葭》的作者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的写法: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参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颁奖词:贾平凹《秦腔》颁奖词: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解读。 麦家长篇小说《暗算》颁奖词: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的展现。)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多媒体播放动漫配歌曲《在水一方》,)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三、品读背诵,感知手法。(重章叠句及赋比兴)

1、学生背诵,谈谈你是怎样利用《诗经》“起兴”及“重章叠句”的手法快速背诵的。 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起到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2、学生填空:(大屏幕投影)

蒹葭(),白露()。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白露()。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蒹葭(),白露()。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3、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读出诗歌的节奏,叠音词的运用,七个四字句,二二拍的节奏,最后一句五字句,使诗句抑扬顿挫。(这里让学生拍手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歌谣的特点)

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