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1年江湖,江湖,谁在江湖-放置江湖.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江湖,江湖,谁在江湖-放置江湖.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3/2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江湖,江湖,谁在江湖-放置江湖.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湖,江湖,谁在江湖:放置江湖
有位先生光顾我的博客,留下评点,自称“我乃一江湖之人”,这让我有些恍惚,有些惭愧,因为作为一个名词:江湖,我连一知半解全部谈不上,实在有点贻笑于大方之家。记得以前见过一篇以“江湖”为题的随笔,现在想找来恶补,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那就自己悟一悟,看能不能理出点头绪来。
  江湖和体制,显然是个对应的概念,或说,江湖是和主流社会相疏离、相抗衡的隐性社会。在传统中国,儒家奔走的是朝廷庙堂,道家迷恋的是归隐山林,另部分人,则活动于专制社会的缝隙之间――江湖。这里的“另部分人”,我们姑且称之为“江湖之人”吧。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中学生全部能背得出的。范仲淹的这句话,透露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信息,旧时的文人,既可居庙堂之高,亦能处江湖之远,总而言之,她们念念不忘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明了了这些,我们大致能够得出这么的一个印象:假如古代中国是一幅画,画中的山水楼台,是主流社会的话,那么,留白之处,便是江湖了。
  通常人往往从文学的角度看江湖,比如在我的心目中,江湖群落,是由江湖侠客、江湖好汉、江湖艺人、江湖郎中乃至江湖骗子共同组成的。应克复先生在叙述“中国的文化基因”之时,旁及游民社会的江湖文化,读后颇能发人深省。她以社会学者的立场看江湖,“游民的社会成份大约有兵痞、恶棍、流氓、盗贼、乞丐等,她们是无固定职业、无固定经济收入和无固定生存空间的社会群体”。
  我们无须拘泥于江湖之人的社会角色或身份标签,也没有必须在这里对她们作价值判定,那是无关宏旨的,主要的是这个群体“无固定职业、无固定经济收入和无固定生存空间”。不妨挑一位古人出来辨析一下,比如屈原,她由三闾大夫而被放逐,她肯定不是“兵痞、恶棍、流氓、盗贼、乞丐”之流,但她确实“无固定职业、无固定经济收入和无固定生存空间”了,写离骚之时的屈原,应该说是货真价实的江湖之人了。
  不过从美学角度看,江湖说不定是很美的所在。宋代有个诗人叫李之仪,她有一首诗,写她的江湖生涯:
  几年无事在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新月上,
  满身花影倩人扶。
  李之仪的“江湖”,是醇酒美妇,是新月花影,是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