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瑜?周瑜( 175 年- 210 年), 字公瑾,人称“周郎”, 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其指挥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但他于战后两年即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他的妻子小乔也称国色,是后世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如最著名的篇章北宋大文豪苏轼笔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则被描写成为心胸狭隘, 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反面人物。异姓兄弟?周瑜出身名门,族人曾经两代出任朝廷要职太尉之位,父亲周异也担任过洛阳的县令。 190 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举家迁徙至舒县,周瑜与孙坚的儿子孙策同年 175 年,成为生死之交的挚友,甚至提供自家南侧的大宅给孙策一家人,同时拜谒孙策的母亲,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过,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杨太守, 周瑜也一起跟随。?孙策丧父后,经过多年在袁术下打拼,终于能起兵发展,正要东渡历阳入吴时,书信报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兴的说:“吾得卿,谐也。(我得到你,事可成了。) ”随后帮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秣陵、曲阿,打败笮融、薛礼,将刘繇赶走,发展极快。后来孙策亲自进攻山越, 对周瑜道: “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我以这班士兵夺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足够,你先回去镇守丹杨。) ”周瑜遂回师丹杨。雅量高致?不久,袁术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从父周尚为丹杨太守,袁术本想招揽周瑜,但周瑜认为袁术一事无成,托辞请求回居巢出任县长,袁术听信了这一请求之后,周瑜却取道居巢东渡长江到了吴地。当时正是建安三年( 198 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并任命他为建威中郎将,发二千人为周瑜部曲,赐军马五十匹,又给周瑜鼓吹,为其建造屋舍, 赠赐莫人能比。孙策下令道: “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 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周公瑾才华杰出,与我是从少相识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义。就像之前在丹杨,发人及船粮以帮助成就大事,论德酬功,这些也未足以报答。) ”,周瑜小于孙策一月。?周瑜身于庐江练兵,出备牛渚,后再领春谷长。不久,孙策发兵攻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当时江夏还在黄祖手上并不是孙军领下),攻克皖,两人将当地乔公的两位女儿占为己有,孙策对周瑜笑说: “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乔公的两个女儿虽然流离,但得我们二人作为女婿,亦可喜欢。) ”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后再进逼寻阳,大破刘勋,还定豫章、庐陵, 留镇巴丘。托孤重臣? 200 年,孙策遇刺,临终前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奔丧还吴,并与长史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担任中护军。同时,曹操打败了袁绍,要求孙权送子质到曹营。孙权与周瑜及其母商议,当时张昭等人建议接受曹操的要求,周瑜却坚决反对,他认为: “昔日战国时期的楚国初时被封于荆山的侧面,只有不满百里的土地,后来继嗣贤能,广开国境,建立基石于郢,遂据荆、杨二州,至到南海,传承家业、延续国祚有九百多年。现今将军(孙权)继承父、兄余下物资,兼有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境内富饶,人心不会思乱,乘船在水上举帆,朝早出发黄昏便到,士风劲勇, 所向无敌,又有何急切要送人质?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建立关系,与其建立关系,则有召命便不得不往,会被制伏于人。最多只不过做一个诸侯,仆从十多人,车数辆, 马数匹,又岂可和在南面称霸相同?现在不如不派遣人质, 慢慢观看其变动。若曹氏能率兵来统一天下,将军(孙权) 再臣服于他也未迟。若是策划暴乱,士兵犹如火烧,不息兵而自我消灭。将军(孙权)韬勇抗威,等待天命,何以要送出人质? ”雄烈胆略?孙权之母支持周瑜的决定,并说: “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周瑜所议决实对。周瑜与孙策为同年,只小一个月而已,我视他为自己的儿子,你要以事兄之礼对待他。) ”最后,孙权也没有送人质给曹操。 206 年,周瑜督孙瑜等讨伐麻、保两处贼兵,俘虏万多人,后还守官亭。后来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领千人进柴桑,周瑜追讨击,生擒邓龙。 208 年春天,孙权讨伐江夏,周瑜为前部大督。赤壁之战? 208 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孙权又受到鲁肃以及代表刘备势力出使的诸葛亮的说词影响, 正犹豫不决。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指出: “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 “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 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