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压缩时的下屈服强度ReL(或屈服极限σs);
测定铸铁压缩时的抗压强度Rm(或抗压强度极限σb);
3.对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观察断口现象,分析引起破坏的原因。
【实验设备和器材】
  最大负荷:2000kN
 
【实验试样准备】
对于低碳钢和铸铁类金属材料,按照GB 7314—1987《金属压缩试验方法》的规定,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多采用圆柱体如图1-9所示。~,其直径d = 10mm~20mm。也可采用正方形柱体试样如图1-10所示。要求试样端面应尽量光滑,以减小摩阻力对横向变形的影响。
图1-9 圆柱体试样 图1-10 正方形柱体试样
【实验原理概述】
Ⅰ低碳钢:以低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轴向压缩时会产生很大的横向变形,但由于试样两端面与试验机支承垫板间存在摩擦力,约束了这种横向变形,故试样出现显著的鼓胀效应如图1-11所示。为了减小鼓胀效应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除了将试样端面制作得光滑以外,还可在端面涂上润滑剂以利最大限度地减小摩擦力。低碳钢试样的压
缩曲线如图1-12所示,由于试样越压越扁,则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样抗压能力也随之提高,故曲线是持续上升为很陡的曲线。从压缩曲线上可看出,塑性材料受压时在弹性阶段的比例极限、弹性模量和屈服阶段的屈服点(下屈服强度)同拉伸时是相同的。但压缩试验过程中到达屈服阶段时不像拉伸试验时那样明显,因此要认真仔细观察才能确定屈服荷载FeL,从而得到压缩时的屈服点强度(或下屈服强度)ReL = FeL/S0。由于低碳钢类塑性材料不会发生压缩破裂,因此,一般不测定其抗压强度(或强度极限)Rm,而通常认为抗压强度等于抗拉强度。
图1-11 低碳钢压缩时的鼓胀效应 图1-12 低碳钢压缩曲线
Ⅱ铸铁:对铸铁类脆性金属材料,压缩实验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可绘出铸铁试样压缩曲线如图1-13所示,由于轴向压缩塑性变形较小,呈现出上凸的光滑曲线,压缩图上无明显直线段、无屈服现象,压缩曲线较快达到最大压力Fm ,试样就突然发生破裂。将压缩曲线上最高点所对应的压力值 Fm 除以原试样横截面面积S0,即得铸铁抗压强度Rm = Fm / S0。在压缩实验过程中,当压应力达到一定值时,试样在与轴线大约45°~55°的方向上发生破裂如图1-14所示,这是由于铸铁类脆性材料的抗剪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从而使试样被剪断所致。
图1-13 铸铁压缩曲线 图1-14 铸铁压缩破坏示意图
【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在试样两端及中间三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直径,并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中的最小直径来计算原始横截面面积S0。
2.根据低碳钢屈服荷载和铸铁最大实际压力的估计值(它应是满量程的40%~80%),选择试验机及其示力度盘,并调整其指针对零。对试验机的基本要求,经国家计量部门定期检验后应达到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