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芙蓉镇》.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芙蓉镇》.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芙蓉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历史遇见影视——由《芙蓉镇》谈影视史学 082014016 徐迟前言罗森斯通( Robert )曾描述过:“ 30 多年前当我还是 UCLA 的研究生时, 历史刊物上从来不会提到影视, 若我们表示要做关于影视的学位论文或者声称一部电影有可能成功地表现历史的话,博导会毫不客气地将我们踢出项目或者直接将我们送进精神病院……然而近 20 年后,重要的刊物经常性地刊登有关影视的文章或评论,学术会议上会展开有关影视的小组讨论。” 1 年鉴史家马克· 费侯( Marce Ferro )对影视史学的态度也是从不认可到认可, 他在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存在历史的电影作品? ”时, 起初的回答是不存在, 他认为“导演盲目地将国家的或左派的意识形态混杂在历史作品中, 而他们的作品最终沦为仅仅是愚众历史的一种视觉副本”, 而一些优秀导演( 如俄罗斯的 Andrei Tarkovsky 、德国的 Hans Jurgen Syberberg 等)的作品使他认为还是存在一些“例外”,认为这些“有着强烈的历史视角的作品还是能够超越国家意识形态和本国传统势力的, 并能作出独立的历史解释”。 2 1988 年 12 月出版的《美国历史评论》第 93 卷第 5 期专门开设“影视史学讨论”专栏, 邀请罗森斯通( Robert )、赫希利( David Herlihy )、海登· 怀特( Hayden White )、和陶普林( Robert Brent Toplin )等就历史学与影视形象的关系、历史学与影视的结合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3 海登· 怀特在《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这篇文章中, 创造了“影视史学”( historiophoty )一词, 以和传统的“书写史学”( historiography )相对应。此后, 以一或二部电影为个案, 针对影视史学各方面的讨论层出不穷。如 1992 年《美国历史评论》在 97卷2 期发表的关于 JFK 与电影的论坛专题,其中《 JFK :历史事实/ 历史电影》,涉及到影视史学的本质问题、历史事实与历史电影的关系问题。 4 周梁楷教授于 1993 年,以《谁杀了肯尼迪》( JKF )和《返乡第二春》( 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 二部影片为讨论对象, 从史学理论中的历史因果关系和西方史学嬗变的学科视角, 对影视史学的若干方面作出了很生动而又透彻的解析。翌年,他又撰《辛德勒选民:评史匹柏的影视叙述和历史观点》。他认为,在影片《辛德勒名单》( Schindlers'List )中,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史匹柏)执意用黑白影片( 只有在片头和片尾各有一小节彩片) 传达出一段往事, 其影像视觉的效果可能远超过任何书写的历史。 5 张广智教授亦曾以《红樱桃》和《人约黄昏》作为个案分析的例证, 说明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相比, 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 且一部经典之作, 往往拥有比书写史学更为广泛的受众阶层。 6 笔者无意于对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孰优孰劣进行讨论, 而欲取影片《芙蓉镇》,这一叙述共产党建政后政治运动的历史剧情片, 7 在电影创作背景、现实性 1 Robert : “ The Reel Joan of Arc:Reflections on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