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十年·跨越:一个国家的社保十年.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年·跨越:一个国家的社保十年.doc

上传人:wc69885 2016/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年·跨越:一个国家的社保十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年· 跨越:一个国家的社保十年十年· 跨越:一个国家的社保十年人民网 2012 年 08月 28日 21:01 大约 2500 年前,在《礼记· 礼运篇》中,孔子说: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要的语辞阐明“社会保障”一词含义的一段陈述了。它涵盖了养老、失业、孤苦无依者救助、医疗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 并且精确地指出了这一制度的核心精神——“天下为公”。 1935 年, 罗斯福主政的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 这是一贯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崇尚“私”的美国发生方向性转变的一个标志事件。一般认为, 1923 年至 1933 年的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 使他们开始意识到集国家、社会之力为个人提供保障的重要性。这一事件开启了大洋洲和拉美国家的仿效立法, 也是“社会保障”概念在全世界普及的开端。从那时起不到十年, 奠定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框架的《贝弗利奇报告》诞生。这个框架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正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执行着一个从规模上来说史无前例的任务: 编织一张横覆 亿人口,纵贯养老、医疗、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的安全网, 将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包在里面,缓冲各种失速与不平衡带来的风险。这张网已经编织了三十年。第一个十年是配合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的试水; 第二个十年是将制度厚织出了层次; 而在第三个十年里, 原先只在城镇小范围铺开的许多试点、改革被大规模推向了全国,“盖”住了占比 50% 的农村人口。作为一张具备“最后一道防线”意义的安全网,它现在已初具雏形。一个人的社保十年:甘苦自知对今年四十岁的邓世平而言,过去的十年是他人生中的黄金岁月,同时也是社保改革大幅推进、基层社保工作者倍感辛苦的十年, 让在江西南康市社保局工作的他“早生华发”。他还记得自己 2002 年刚刚进入社保局的时候,适逢新一届领导班子着手国有和大集体企业的破产改制,大批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流入社会, 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锐减, 基本养老金入不敷出, 让他们不得不开始向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扩面征缴的艰难历程。这厢刚打开局面, 新的政府文件又接踵而至, 带来一个又一个新任务, 每个都不轻松: 规范事业单位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解决历史遗留未参保人员的养老问题,等等等等。文件如雪花般分发下来,社保工作人员需要逐个通读,理顺意义,逐个宣传落实, 不断解决具体执行中的困难, 甚至还有政策反复调整带来的麻烦,让邓世平慨叹, “你说我们社保工作有多难! 一个国家的社保十年:前五年城乡统筹这不仅仅是他一人一时一地的感受。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过去十年走出了怎样的轨迹,可以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出台中看个仔细: 200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政治报告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整体而言, 社保工作仍然沿着十五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试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前行。次年, 著名的孙志刚事件推动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而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