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安岳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总则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家相关法规以及安岳县的实际情况制定。
编制背景
1、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四川省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规定》、《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3、《资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4、《安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全面融入区域协调发展。
规划重点
1、县域百万人口的城镇化
安岳县正处于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百万人口的城镇化方向是本规划关注的重点。
2、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从省委省政府到县委县政府都为安岳县提出了建设丘陵大县经济发展示范县的要求。安岳县要在资源相对贫乏,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3、城市的重新定位
安岳县处于成渝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城市发展必将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安岳县应在整个成渝经济区范围内重新定位。
4、支撑城市发展的资源配置
安岳县应主动出击迎接区域辐射,适当超前地考虑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带动城市发展的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
规划目标
结合安岳的自身特色统筹地配置公共资源,为把安岳建设成经济实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民主法制健全、社会和谐进步的丘陵大县经济发展示范县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规划期限
规划期确定为2006~2020年,其中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时段,并对2050年左右的远景发展加以展望。近期规划至2010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
规划范围
1、县域范围:安岳行政区范围,面积约269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安岳城市为主,包括岳阳、石桥铺、城北和永顺,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3、城市范围:为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个动态扩展的区域,2010年12平方公里,2020年20平方公里。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本规划由安岳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规划期内分阶段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丘陵大县经济发展示范县;二是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赶上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面小康。
经济发展目标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36:30,实现由“一三二”型向“二一三”型的根本性转变。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40:40。
社会发展目标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
社会保障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000人。
城镇化目标
安岳县域城镇人口2010年为3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0%;2020年为5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
发展战略
1、区域协作战略
跳出安岳县,站在成渝经济区的层面思考区域协作问题,积极融入更大范围的经济循环。充分利用资源的互补性在上述经济区域承担一定的职能分工,同时做好迎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准备。
2、特色经济战略
通过在区域内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依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延长特色产品的产业链,达到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3、基础设施先行战略
前瞻性地考虑城市、重点城镇与成渝高速复线等交通动脉的连接,构建对外发展的快速通道。扎实推进水利设施的建设,缓解水资源匮乏对发展的制约。
4、增长极战略
将有限的资源向重点城镇集中,增强其聚集与辐射功能,实现其快速发展。在新的增长极形成的同时,经济落后的乡镇会自行健康萎缩,形成自上而下等级结构明晰、稳定的城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