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莱菔子.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莱菔子.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莱菔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莱菔子莱菔子-----------------------------------------------------------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 Raphanus sativus L. 的成熟种子。亦名萝卜子( 《日华子本草》) 。味辛、甘,性平。入肺、胃经。功能:下气定喘、消食化痰。主治: 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内服: 煎汤, 6~ 10g ;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有甲硫醇( Methyl mercaptan )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 Erucic acid ) 、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Glycerol sinapate) 。尚含莱菔素( Raphanin ) 。分离得β- 谷甾醇(β-Sitosterol ) 药理作用: 1. 对胃肠运动的作用实验表明:莱菔子生品,和经炒、炙的炮制品能使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增高,但对离体兔肠的紧张性无明显影响;三种制品均能对抗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莱菔子生品能使豚鼠胃肌条紧张性降低, 炒莱菔子和炙莱菔子则使其紧张性先升高后降低。三种制品均能使胃肌条的收缩幅度增高; 使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收缩幅度增高。炒莱菔子对小鼠小肠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三种制剂对小鼠胃排空均有抑制作用。 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莱菔子水浸剂( 1:3 ) 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莱菔子含抗菌物质, 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亦能抑制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莱菔素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以 DNA 病毒较 RNA 病毒为敏感。 3. 降压作用莱菔子水- 醇提取液给猫和犬静脉注射, 有非常明显的降压作用; 浸膏给兔灌胃和肾型高血压大鼠灌胃, 亦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有报告认为, 莱菔子的降压作用与交感神经无关, 大量阿托品或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不能阻断莱菔子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 M- 胆碱反应关系不大;普鲁卡因可减弱莱菔子的降压幅度,提示血管内感受器可能与莱菔子的药理作用有关。实验证明: 莱菔子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并增加狗肢体血流量,说明其有扩张血管作用; 椎动脉给药对兔、猫有降压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该药除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而引起降压外, 并能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降压作用。亦有实验表明: 莱菔子注射液对兔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体动脉压有明显降低作用;增大莱菔子剂量,可使其降肺、体动脉压强度加大,与酚妥拉明相比,莱菔子能明显延长降压时间。 4. 其他作用大鼠长期饲喂莱菔子提取物,能干扰其甲状腺素的合成。莱菔子水提取液给大鼠腹腔注射, 对巴豆油性肉芽肿的炎性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抗渗作用较弱。由莱菔子中分离提出的β- 谷甾醇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 为莱菔子治疗气管炎提供了理论根据; 该成分尚能治疗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提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临床运用】临床报道: 1. 治疗高血压病莱菔子片( 每片含生药 5g), 每次 5片, 日服 2~ 3 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Ⅱ期患者 70 例,显效 31 例,有效 29 例,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