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5讲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储蓄、投资和经常项目余额的关系
经常项目的决定:小国开放模型
小国开放经济的跨时期预算约束
不完全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开放经济模型大国开放模型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导论:开放经济的特点
封闭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均衡:I=S。
通过金融市场将家庭部门的净储蓄转化为企业部门的投资,如银行存款-贷款(信贷市场),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资本市场)。
注意:I=S是一种事后的平衡,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的均衡。这种平衡主要靠存货投资来自动实现的。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储蓄并不总是等于投资
开放经济的特点:
不同国家居民的时间偏好差异导致储蓄并不总是等于投资。
国内总储蓄不必等于国内总投资,造成国际资本流动。
如果S>I,则该国有净资本流出,形成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净债权;
如果S<I,则有资本净流入,形成该国对外国金融资产的净债务。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三个核心问题
——1、为什么国内的储蓄会大于国内投资?
本质上是由于本国的部分产出没有在本国消费和投资,而是用于出口,形成贸易顺差。
同时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净债权增加。
而有贸易赤字的国家,一定是本国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包括政府部门)大于国内产出。
同时形成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净债务。
资本的净流出与经常项目余额的增加是紧密联系的,
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经常项目的决定和波动机制是开放经济模型的核心
——2、经常项目余额对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对外债务增加,将不得不削减国内消费和投资,增加净出口以偿还债务;
经常项目有盈余的国家,使用盈余进口国外产品。
其中,政府支出和债务的增加通常是导致经常项目恶化的重要原因。
如上世纪拉美的债务危机和最近的欧洲债务危机。
——3、经常项目的跨时期特征,要求整个生命周期内预算平衡。这是对经常项目的动态分析。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储蓄、投资和经常项目余额的关系
一、什么是经常项目余额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美国的NFA的历史趋势
NFA:net foreign asset position.
NFA度量是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债权或债务国地位。等于对外总资产-对外总负债。
20世纪80年代,美国由主要的债权国变成主要的债务国。1988年底,对外净负债已超过5000亿美元,占GDP的10%。
主要是美国国内储蓄率的下降,而不是投资的增加。
公共开支的扩大是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美国NFA下降相对应,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净债权一定是上升。主要德国和日本,现在还包括中国。详见表P138、140
墨西哥的对外债务达到GDP的50%,导致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净国际投资头寸是存量,经常项目余额是存量
年份
CA
NFA
1970
1971
-
1972
-
1973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美国的国际净投资占GDP的比例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