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名称用温差热电偶测定温差系数实验目的 1 、了解温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2 、学习用温差热电偶测定温差系数的方法(亦称热电偶的定标)。 3 、进一步熟悉电位差计的使用。主要讲授内容: 1. 实验原理: 把两种不同的金属或两种不同成分的合金两端彼此焊接( 或熔焊) 成一个回路, 当两接头的温度 T和0T 不同时,回路中便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现象。这两种金属构成的闭合回路称为温差电偶或热电偶。如图所示。回路中产生这一电流的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可以表示为: ? 200)(2 1)(TTTT???????式中、是只与金属材料性质有关的常量。一般的值约在 6510 ~10 ??( V/K ), 的值约在 8710 ~10 ??( V/2K ) 。故在温差( T-T 0) 不太大时, 可取一级近似,即: )( 0TT????式中为温差系数, 亦称电偶常数, 即两端点温差为 1C 时回路中的电动势大小。T 是高温端温度, T 0 是低温端温度。如果热电偶的低温端温度固定,则高温端的温度与温差电动势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故温差热电偶可以用于温度测量。如果已知两种金属或合金构成的热电偶的温差系数, 并且已知 T 0, 那么通过测定一定温度差( T-T 0 )时的温差电动势,就可得到温度 T。测定热电偶的温差系数通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点法, 另一种是比较法, 本实验采用比较法测定温差系数。 2. 实验主要步骤: a. 将热电偶上的引线接到箱式电位差计的“未知”接线柱上。 b. 向电热杯中加水至杯的三分之二深(注意热电偶的左端点应插入水中) 。保温杯里加入三分之二深的的冰水(电偶的右端点应插入冰水中)。 c. 由温度计读出电热杯中水的初始温度, 并用电位差计测出该温度值下的温差电动势, 数据填入数据表。将电热杯电源接通,对水加热,使水温缓慢升高。水温每升高 10C ,测出相应温度下的电动势,直到测出水的沸点下的电动势,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 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注意接线的“+”、“-”极,以免烧坏仪器。(2) 电热杯禁止空烧。使用电热杯加热时, 水量不要超过杯子的三分之二, 以免沸水溢出。(3) 热电偶的热端和冷端插入和拔出铜管时,一定要缓慢、小心,以免损伤热电偶。第页教师小节: 1. 实验数据( 有效数字、误差分析等) 实验数据与处理热端温度( ℃) 温差电动势( mV ) 初温 T=24 4. 05× 32 × 40 × 48 × 56 × 64 × 72 × 80 × (1 )根据 TE x?关系, 在坐标纸上使用图解法绘出 TE x?曲线。 TE x?为一条直线, 直线斜率即为热电偶的温差系数α。(2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mV 34 .1 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