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礼注疏》四库总目提要
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事迹具《旧唐书 ;儒学传》。《周礼》
一书,上自河间献王,於诸经之中,其出最晚。其真伪亦纷如聚讼,
不可缕举。惟《横渠语录》曰:“《周礼》是的当之书,然其间必有末
世增入者。”郑樵《通志》引孙处之言曰:“周公居摄六年之後,书成
归丰,而实未尝行。盖周公之为《周礼》,亦犹唐之显庆、开元礼,
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其实未尝行也。惟其未经行,故仅述大略,俟
其临事而损益之。故建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之制,
不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畿之制,
不与《禹贡》合”云云。(案此条所云,惟《召诰》、《洛诰》、《孟子》
显相舛异,至《禹贡》乃唐虞之制,《武成》、《周官》乃梅赜《古文
尚书》,《王制》乃汉文帝博士所追述,皆不足以为难,其说盖离合参
半。)其说差为近之,然亦未尽也。夫《周礼》作於周初,而周事之
可考者,不过《春秋》以後;其东迁以前三百馀年,官制之沿革,政
典之损益,除旧布新,不知凡几。其初去成、康未远,不过因其旧章,
稍为改易;而改易之人,不皆周公也。於是以後世之法窜入之,其书
遂杂。其後去之愈远,时移势变,不可行者渐多,其书遂废。此亦如
1
年远者无徵,其增删之迹,遂靡所稽,统以为周公之旧耳。迨乎法制
既更,简编犹在,好古者留为文献,故其书阅久而仍存。此又如《开
元六典》、《政和五礼》,在当代已不行用,而今日尚有传本,不足异
也。使其作伪,何不全伪六官,而必阙其一,至以千金购之不得哉!
且作伪者必剽取旧文,借真者以实其赝,《古文尚书》是也。刘歆宗
《左传》,而《左传》所云礼经,皆不见於《周礼》。《仪礼》十七篇,
皆在《七略》所载古经七十篇中;《礼记》四十九篇,亦在刘向所录
二百十四篇中。而《仪礼 ;聘礼》宾行饔饩之物,禾米刍薪之数,笾
子诸侯侯数侯制,与《司射》之文不同。《礼记;杂记》载子男执圭,
与《典瑞》之文不同。《礼器》天子诸侯席数,与《司几筵》之文不
牵就其文,使与经传相合,以相证验,而必留此异同,以启後人之攻
击?然则《周礼》一书,不尽原文,而非出依托,可概睹矣。《考工
记》称郑之刀,又称秦无庐,郑封於宣王时,秦封於孝王时,其非周
公之旧典,已无疑义。《南齐书》称文惠太子镇雍州,有盗发楚王冢,
获竹简书,青丝编简,广数分,长二尺有奇,得十馀简,以示王僧虔,
僧虔曰:“是科斗书《考工记》。”则其为秦以前书,亦灼然可知。虽
不足以当《冬官》,然百工为九经之一,共工为九官之一,先王原以
制器为大事,存之尚稍见古制。俞庭椿以下,纷纷割裂五官,均无知
妄作耳。郑《注》,《隋志》作十二卷,贾《疏》文繁,乃析为五十卷,
新旧《唐;志》并同。今本四十二卷,不知何人所并。玄於三《礼》
2
《请校正五经札子》,欲删削其书。然纬书不尽可据,亦非尽不可据,
在审别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