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控规前期资料整理.pptx

格式:pptx   大小:5,908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控规前期资料整理.pptx

上传人:274030239 2021/7/13 文件大小:5.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控规前期资料整理.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控规理论
控规案例分析
技术路线
1
控规理论分析研究
一、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1、国外高速铁路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情况
 用地布局与结构
高速铁路站点附近通常是以高铁站、地铁站点等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一定服务半径内以圈层结构的方式向外辐射,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影响区。
核心区:以商业、办公、金融为主,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在核心区内部,商业及办公的比例较高,同时作为土地混合利用的补充,倡导建筑物的竖向混合功能设计;
拓展区: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相混合,对外与对内服务,半径为1 500 m左右;
影响区: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为主体功能服务配置的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所在城区。
 开发强度
根据经典的TOD开发理论,开发强度的分布形成以站点为核心的聚集形态,开发组团内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如下图所示。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2
控规理论分析研究
一、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空间发展模式
高铁站周边模式主要有节点型和网络型两种。
节点型:综合体车站与其他城市功能垂直叠加,形成一幢建筑。地上地下的多种功能分布在不同层面上,相互之间采用垂直联系。此时除了有地下步行系统外,还可能有空中步行系统来补充。
网络型:网络型综合体以车站为依托,以多条地下步行道或二层的步行廊道连接周边公共建筑,构成网络状的城市综合体。其范围最终将覆盖以车站为中心,半径为500 m的整个步行合理区。车站周围往往建成商业、服务、娱乐和会议中心。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3
控规理论分析研究
一、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2、济南西客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
规划方案简介
济南城市以及西客站片区总体特征从功能定位、交通组织、土地利用、景观文脉四个问题着手研究,在一系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确立了“齐鲁门户、济南新商埠”的规划理念。
土地利用专题研究
济南西客站用地布局以TOD的开发模式为依据,强调土地布局上的混合利用,结合BRT和轨道站点的布置,强化空间的集聚效应,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用地布局与结构: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外围布置商业、办公、金融等服务设施,依托城市干道和水系,形成网络化的空间布局模式。
(2)确定开发强度与开发模式:借鉴国内外枢纽区核心区的开发经验,以300 m,800 m为服务半径,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具体而言,在三个站点附近的地块,。
(3)如何带动济南西部主城空间建设的整体有序推进:
1)产业链原则:以上游产业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以增长型产业带动附属型产业的发展;
2)形象塑造原则土地经济上的滚动发展效应,依靠先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市政设施投入选择最佳区位吸引投资;
3)分期推进与重点建设,济南西客站地区的开发分四期进行建设,以火车站及站前区为生长点向外围逐渐推进。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4
控规理论分析研究
二、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开发时序
1 巴黎新城———马恩拉瓦莱开发时序
马恩拉瓦莱新城是巴黎地区5个新城之一,也是巴黎新城中公认发展最快并且最为成功的一个。
从土地开发时序来看,该新城遵循“人口-交通-产业-商务功能-综合体”的开发路径,优先开发居住功能,导入人口和产业,并在前期预留潜力地块供后期商业发展。从土地空间布局来看,新城沿轨道交通线路延伸,组团内部呈圈层式布局,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由中心向外缘逐步降低,多种城市功能围绕轨道交通核心紧密布局。这样的布局方式使居住、就业与生活功能高度聚集,从而增强了组团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5
控规理论分析研究
二、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开发时序
2 香港新城建设时序
香港从上世纪70年代起大规模推行新城建设,现有新城8个,新城总人口超过250万,占全港人口35%。香港的新城建设仅十几年就完成了大规模的人口重新布局,使得城市旧区得以重建改造,人们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
原因何在??
新城土地开发注重时序安排:首先兴建公屋进行人口重新布局;其次依托轨道交通发展基础设施及居住配套,吸引居住人口;紧接着开辟工业用地,吸引企业家投资设厂,平衡新城内部居住与就业;进一步推进私人住宅和商业开发,随着新城的成熟,导入更多的人口,形成良性循环。
6
控规理论分析研究
三、设计理念
1、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创造和复兴城镇社区的方法。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城市住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力求将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整合为一个居住、工作、商业和娱乐设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凑的、。只对公共功能的用地性质做大原则上的描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