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荷兰从一个资源贫瘠的欧洲小国,一跃成为在国际贸易赛场上屡获“金牌”、“银牌”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可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荷兰农业的成功经验, 值得全世界,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借鉴。 201 3 年9月,编者有幸随考察团远赴荷兰,在为期较短的行程里,对涉农科研单位、企业及农场进行了调研考察,了解了荷兰现代农业的基本状况,捕捉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亮点,现进行简单总结整理,希望能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一、荷兰农业的基本情况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年降水量大致为 834 毫米,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然而,荷兰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不利条件的制约。首先,荷兰纬度较高,全均气温在 - 之间,对大田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其次,荷兰全境为低地, 24% 的面, 1/3 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 1 米,易受海潮入侵或河流泛滥的威胁。最后,荷兰国土面积狭小, 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耕地面积仅有 105. 4 万公顷,草地和牧场面积为 万公顷,拓展农业生产的空间十分有限。虽然荷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但是,它却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国际竞争力。荷兰选择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发展道路。在种植业方面, 1/3 左右的耕地用于大田作物,主要产品包括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作物, 产值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 % ; 园艺业所占耕地比重仅为 % ,分为露地园艺和温室园艺,主要产品包括球根类花卉、蔬菜、果树、观赏用灌木和一些盆栽植物,其产值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 % 。畜牧业分为放牧型和集约型, 其中,前者主要适用于养牛业和养羊业,后者则主要适用于养猪业和养鸡业。荷兰农业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即通过资金密集的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益,而这一切都需要先进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荷兰对科技发展极为重视,全国教育和研究经费占到国家总预算的 % ,远高于其他部门,而农业科研则是其中的重要领域。 2008 年, 政府农业研发支出达到 亿美元,明显高于英国等欧洲大国。此外,荷兰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位一体”,由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统一负责,有效整合了资源,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便利。二、荷兰农业与中国农业之间共同点与差异就农业而言,荷兰与我国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显著差异。如表 1 所示,荷兰与我国一样,土地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农田面积均为 公顷。人多地少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粮食生产难以完全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两国谷物进口量都在 1100 万吨以上。然而,总体来看, 荷兰农业的发展质量要明显高于我国。(1)荷兰的农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已降到 2% ,而我国仍在 10% ,说明其产业结构优于我国。(2) 荷兰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在 3% 以下,即用约 3% 的劳动力,创造了约 2% 的价值;而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接近 40% ,即用约 40% 的劳动力,创造了约 10% 的价值, 这说明其劳动生产率高于我国。(3) 荷兰每公顷蔬菜产出为 54. 4 吨,而我国只有 吨,还不足其二分之一, 说明荷兰的土地生产率高于我国。(4) 荷兰有机农业面积占比为 % ,而我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