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何让学生从评价中认清自我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何让学生从评价中认清自我平常的作业、测验和考试总是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所以考试和评价常结合在一起进行。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步骤简单归结为编制试卷、进行考试、评分、计算平均分、排名次,这是不合适的。在推广素质教育和进行减负后,将评分中的百分制转换为等级制,但仍不能很好地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评价方式来说, 我们不能只注意显形的分数或等级, 还应考虑学生在自信心、情感、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对不同的学生作出差异性的评价,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一、不要拘于标准答案,客观评分。教师评定学生作业、测验或考试成绩时,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不必拘于所谓的“标准答案”, 以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只要学生理论有据,就应该得到鼓励。因为他们能尝试运用其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有拘于规范的模式中。因而我们老师也应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 多尝试,发展他们的思维。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合理的不同的答案,这样才能有可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给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现在大多的评分标准改用为等级制,淡化分数的竞争,但学生还不能从等级中确切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应该在各部分和总分中都设制相应的等级,最后的等级确定,要看各部分的等级,也要看总的等级对各部分等级的限制要求。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每门学科都可以设评价的若干视点。如果在考试评价中对这四个视点也给予相应的等级,那么学生对自己学力各方面了解的更清楚,接下来应该在哪方面努力加油, 哪方面继续保持,而且也突出了每个学生的优点与劣点,优生找到自己的努力的方向,,评语应以指出学生成绩为主, 同时提出希望和努力方向。评语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程序,要有针对性,,我利用评语对学生提出努力的方向,评语要带有鼓励性,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时刻关注着自己。三、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加强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要改变单一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可以由同学、家长参与评价,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评价对象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 不仅有助于评价对象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且有利于消除评价对象之间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使评价结论更容易为评价对象所接受。我们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作出分析和解释,鼓励他们关注考试的反馈信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往往有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在考试后,能从考试中获取反馈信息,特别注意从试卷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但也有的学生考试后并不进行反馈,以致再出现类似的题型时又重复出现错误。在自我评价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错误的原因,然后把更正的结果给老师看,以加强他对题目的反馈。但有些学生对做对了的题目也不注意反馈,以后做类似的题目时也会出现错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