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项目标准化管理制度
标准化管理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实现建设项目目标的一项基础 性、长期性工作,是新形势下项目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是又好又快地实现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保障。
项目部严格执行《兰新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办法》,以实现 兰新铁路建设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各 部门及架子队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构建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 内容稳定、体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管理制度,结合项目特点和 实际情况,设置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其次,根据铁路项目建设管理 的内容和要求,监理和健全安全质量、工程技术、计划财务、物资设 备、综合后勤等各项管理制度。依据铁路项目建设的程序要求,规范 征地拆迁、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物资供应、验工计价、技术管理、 设计变更、竣工验收等管理流程。
1人员配备标准化
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整体素质和管 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 有效方法。项目管理要“以人为本”,项目管理人员标注化配置是强 化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施工 企业确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人员素质决定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是实行标准化管理的根 本。人员配备标准化就是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配置具有相应技能、能力、 知识和协调能力的人员,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 岗位要求,使项目部成为实现建设目标的工作团队。
严格按照工程投标文件,结合工程专业类别,配备、配足现场施 工管理人员,并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管理及专 业新知识,切实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标 准化管理的能力。明确其必须配备的各岗位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建 立起高素质、高效率的项目管理团队。
1. 2标准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部第一层管理机构由项目部构成,第二层管理机构由工程管 理部、计划经营部、安全质量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 混凝土搅拌站、中心实验室构成。第三层管理机构由路基一队、路基 二队、桥队等三个作业架子队构成。
2. 1岗位设置
设置项目经理一名,下设项目副经理、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各 一名,下设各职能部门人员。
作业架子队由架子队队长领导,下设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下 设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材料员,下设领工员、工班长, 下设各工种操作人员。
机构设置
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设置原则
在中标通知书下达后,由施工企业按投标承诺书及时组建项目 部。项目部设置地点应以方便工作为原则,应设置在建设项目现场。
长大干线的项目部一般应设在项目中间位置。
设置要求
项目部应设置“五部一室”,作业队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
项目部成立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领导过程 控制,建立健全架子队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 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领导及项目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 责本项目架子队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作业队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设置原则
施工企业按照铁道部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和甘青公司 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架子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管理建设工作, 全面实现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
设置要求
架子队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设置符合规定设置 及数量的架子队构成及主要组成人员名单,劳务用工计划等。
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作业人员应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 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作业任务。班组劳务作业人员在领工员 和班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 安全员和质量员跟班作业,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 1项目经理的职责
贯彻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对“六 位一体”管理要求的实施和有效运行进行全面监督和评审,持续改进。
(2) 严格履行企业和建设单位、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确保合同 目标的实现,承担应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乃至法律责 任。
(3) 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抓好项目部设置、人员选 调、职责分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工作与生活设施。
(4) 对所属单位各项工作负有直接的指挥、协调、服务与监督 责任。
(5) 科学组织施工,及时正确地组织作出项目实施方案和进度 计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计变更等 重要决策。
(6) 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严格 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7) 负责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 系,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8) 执行上级的指令,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