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管理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管理是社会保险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 社会保险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它全面反映了参保人员履行社保缴费义 务、享受养老待遇的最原始最真实记录,是实现为参保个人“记录一生、 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 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参保人数越来越多,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量和档案数量也越来越大,加强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管理,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已成 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管理概况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养老、医疗、失业、 生育和工伤保险等“五险”业务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 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门类和载体记录的总和,它真实地记录了各 级社保经办机构从事社保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过程。实践工作中,社保业务 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存管理内容,也主要包括社保经办部门所从事的“五 险”业务。其主要特点有下述“五性”:
一是广泛性。随着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几年新农 合、新农保制度的推行,我国参与社会保险的对象已从城镇职工延伸拓展 到广大农村和城镇居民,并最终惠及到社会所有成员。而每个人在办理社 会保险时都会形成社保业务档案。社保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社保业务档案
的广泛性。
二是动态性。每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保险后,社保档案都会随着人员 的流动而发生关系转移,各项险种的缴费情况也会依据人员收入的增减而 发生相应变化,这些情况都要在其社保档案中形成相应的记录。这种动态 变化决定了社保档案的动态性。
三是权益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对参保单位和个人权益的真实记 录,是确定参保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为参保人“记录 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护参保 对象个人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具有明显的权益性。
四是规范性。社保档案是按国家的有关规范要求来办理的,即各类社 会保险都有统一的办理程序、统一缴付费标准、统一的表册,不论是哪个 单位的职工,其形成的相关材料必须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五是共存性。随着社会保险业务管理信息化的推行,社保经办机构通 过社保业务信息系统随时掌握参保对象的各种情况和动态信息,完成各类 报表生成和管理。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够重视。长期以来,相当部分社保经办机构领导“重业 务经办,轻档案管理”现象较为突出,总认为档案工作是抄抄写写、保管 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增形象、创效益,只要 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这些轻视档案工作 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社保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机制不够健全。目前相当部份社保经办机构没有健全职责明晰
的档案工作机制。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履职不到位,对本单位的档案未实行 统一管理,各门类档案分散保管于各个部门,形成多头管理等问题,且管 理方法各异,没有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中心能够查询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会 保险档案信息。
(三) 管理手段滞后。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实际工作来 看,目前各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