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张图了解牙雕市场趋势
2015年4月21日,《雅昌牙雕拍卖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首次对外发布针对牙雕市场的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为1994-2014年间的拍卖市场的合法成交纪录,从牙雕的体量、创作年代、主题等方面,全面阐释牙雕拍卖市场现状,以及当代牙雕难以升值的秘密。《报告》指出,近年来牙雕拍卖成交量持续萎缩,市场的主要需求点以老件(古董)为主,新件因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投资潜力有可能严重受限。针对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收藏热,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呼吁广大收藏爱好者理性消费,切勿盲目投资。(本报告中所有拍卖交易数据均来源于雅昌艺术品数据库)||市场整体萎缩,呈下行趋势||雅昌艺术品数据库1994-2014年间的拍卖市场合法成交纪录显示,近年来牙雕拍卖行情凋敝,虽然表面上一级市场的需求仍在,但二级市场的真实交易情况却呈下降趋势,牙雕前景不被看好。当代牙雕的需求与象物种生存现状的关系,令存在合法牙雕交易市场的中国面临尴尬。
《报告》中提及,2012年中拍协配合国家政策,在拍卖市场限制象牙交易:新老牙雕拍品都需要经过国家林业局、文物局等官方机构认证为文物,才有上拍可能。2012年,中国内地的牙雕拍卖市场交易量仅为400余件,成交额仅为2011年的二十分之一,成交单品均价也折半。到了2013年,国内交易量再减,仅为2012年的一半。2014年春拍,国内牙雕拍品仅有47件成交,拍卖非常清淡,仅有精品老件尚有稀少交易。||老件是主力,新品牙雕并无升值潜力||《报告》数据显示,牙雕拍品历年成交前10名榜单中,100%是老件,保存越完好,创作年代越久远,单品价格越昂贵。市场主力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摆件、文玩等,做收藏可以倾向这部分主流拍品,但也要考虑,每年成交量不足百件,这种成交量与
流动性难以持续获得升值。此外,基于象牙的有机原料的特性,新时温润,旧时开裂,一个保存不当则价值荡然无存,所以,稍有些年代的拍品数量就非常稀少,审美趋势的变化也很难保证升值,《报告》中元代、商代的牙雕即面临这种尴尬。
从牙雕二级市场的萎缩态势可以看出,只有蕴含了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的老件拍品才值得收藏。尽管我国有着多年的牙雕收藏传统,且近年全民兴起收藏热,但一级市场多数以直接购买新件为主。因二级市场的通道基本已经向当代象牙制品关闭,未来新件难以升值,进而一级市场对新件的需求必然呈现萎缩趋势。||重视工艺价值,避免“唯材质论”陷阱||从历年成交量可见,市场需求方对精品资源的选择愈发谨慎,拍品的成交趋势更倾向于“精稀”。老件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