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君子成人之美.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君子成人之美.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1/7/3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君子成人之美.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君子成人之美
篇一:“君子人格”
论述题(50分)
仔细阅读与理解下列孔子关于"君子"的文字: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第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第十二》)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同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同上)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同上)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同上)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同上)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同上)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第十六》)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第十七》)
然后论述:
1. 如何理解孔子及儒家的"君子人格"?
2.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人们以"为了活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为托词,总是在为自己的私欲私利算计着,那么,是否"君子人格"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甚至只是一个空谈,请说说你的看法?
3. 结合生活实际,论说如何培养我们自身的"君子人格"?
以下是期末考试试卷中,应试学生的优秀答案,请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份:
答:1、孔子以及儒家的"君子人格"也就是养成"成人"。而君子人格最重要的就是四点:仁、义、礼、智。孔子主张仁,主张君子之仁是其关键,作为君子人格的关键在于要有仁之心。仁是礼智的基础、前提。君子之仁在以下几方面突出表现: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仁也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前提。
儒家提倡的三纲:明明徳,新民,止于至善,是"仁、义、礼、智"最好的证明。"明明徳"在于君子之仁,说明之德也是发自内心的仁;"新民"中有"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乐,有耻且格",可见君子之礼对普通民众的重要性,上行下效。"止于至善"是君子的最高境界,"至善"即时"笃行之"坚定不移践行它,大道之行,立于天地之中,即成君子人格。
2、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空想。首先我要说的是君子人格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甚至是
必需的。的确,我们社会中每个人都以生存为借口、为托词来拒绝成为"君子人格"。但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君子,只有小人当道,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禽兽的社会,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即便是科技再发达,经济再怎么高速发展,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为自己活着而努力了。我们作为人,活着的前提是做一个道德的集合者,如果没有了君子,那就不应该称之为社会了。
其次,"君子人格"是可以实现的。"君子人格"不是所谓的象牙之塔,他只需我们以"仁、义、礼、智"为核心,按照自己的本性作为、行事。每天的日常行为、生活、学习皆是如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从点滴努力践行自己的"君子人格",我们终将养成作为"仁、义、礼、智"的君子。
最后,"君子人格"终将实现。西方传过来的一套法律制度、科学系统,我们照单全收,这只是国人由于一时的贫困而花了眼,等到国人清醒的那一天,我们将看到到处都是君子的身影。
3、 要想培养我们的君子人格,我想要从一下几点做起:
第一、 从自己做起,"欲求诸人,反求诸己"。只有自己在社会中成为君子,作为榜样,整个社会才会养成君子之气。从自己做起,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每时每刻的行为履行君子人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应该帮助周围的亲人、朋友,以君子作为自己的标准,立于世上。
第二、 教育为先。在古代,人们从不同的私塾一直在学习儒家经典--四书。所以古代的君子多于现代。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引到,养成君子人格。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因为君子人格为内在精神气质,相反的,先进的技术会为我们传播君子人格带来许多方便。我们应该充分发扬君子人格,弘扬儒家经典。
第三、 养成"君子"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制造一种容易养成君子人格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当我们真正养成这样的环境后,我们便可对西方文化像唐朝对佛教一样吸收其精华,融为中华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