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实施方案学校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施方案学校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8/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施方案学校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行的过
程中 ,加强德育教育在语文学****过程中的渗透 ,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学校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一
根据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寒亭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
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件及固堤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文件要求, 结合我
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坚持
问题导向, 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 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和针对性。
二、总体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实现全员育人、 全科育人、
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
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
学情会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 "一岗双责 "制度、活
动育人课程建设制度,推进现代德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将德育课程内容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
动中,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学科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三)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中的 "微德育 " 。从细处、小处、实处、适
处等入手,开展渗透式、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利用 "微时间 " ,为学生
搭建 "微平台 "、创设 "微机会 " 、加强 "微体验 " ,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
的自身发展、身心健康和个性需求。
(四)探索校内、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创新。强化和改进活动育人课
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充分
发挥学校现有资源。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
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形成自己
的文化特色, 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 挖掘传统节
日资源,开发传统节日课程,形成传统节日活动资源包,使传统节日
成为重要育人载体。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
德育工作体系,优化育人环境。以学生为德育主体,激发家庭德育力
量,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德育工作, 探索家庭、
学校、社会、网络等多方位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
体化德育工作体系, 形成合力育人的德育运行机制, 使家校共建工作
有机协调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七)抓好立德树人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积极发挥班主任、思想
品德课教师、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开展学科渗透德育课题研究, 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检查和
指导,经常性组织学科渗透德育公开课、研讨课和示范课活动。
(八)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
度,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工作体系, 促进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
效。
四、具体措施
要结合课程开设,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
用。积极探索建立多方位的德育教育、检查、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德
育的时效性。
(一)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思品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主渠道,要根据课标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利用思品课,结合当前实
际对学生进行德育系列教育。
(二)健全常规检查制度。
1、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让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常态化,保质
保量的完成制度活动 ;
2、建立并完善小学生常规检查评比情况,并通过宣传栏进行通
报。建立常
规检查制度,将常规落到实处,做好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三)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突出班级团队作用。班主任是做好德
育常规工作的骨干和关键。 班主任要明确职责, 其它成员积极参与学
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四)发挥学生团队组织作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引
导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 ( 团、队员 )监督岗,坚持
学生值日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 提高。
(五)坚持评比激励制度。坚持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及每周流动
红旗等评比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
级育人氛围。 开展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 优秀队员及学生的评比活动,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及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开展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重要节
日、及民族传统节日等有效载体,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教育
实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细化活动措施,将教育活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