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强夯法加固地基
施工方案
目 录
1 工程概况 3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3
地层及地基 3
地基处理方案 4
强夯到达的要求 5
2 、强夯方案设计 5
试验区选择 6
施工程序 7
试夯设计 7
施工工艺 10
3 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13
4 施工人员及劳动力组织 13
5 保证质量和平安措施 14
保证质量措施 14
保证平安措施 16
6、施工进度方案
工程概况
****(集团)股份新址位于郑州市东南郊,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经开第五大街以东,经开第七大街以西,经北二路以北,经北六路以南,规划用地约690亩,本次拟建一号联合厂房和铝合金线材公司,其中一号联合厂房建筑面积,结构类型为门式钢结构,高度,跨度3*30m,单柱总荷重430KN,拟采用柱下独立根底, 铝合金线材公司建筑面积26378m2, 结构类型为门式钢结构,高度,跨度3*24+30m,单柱总荷重430KN,拟采用柱下独立根底。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本场地由于村民挖沙形成许多大坑,场地地形起伏较大,-,。
本场地可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Ⅰ区为平坦场地区,原始地貌,主要分布于场区西部;Ⅱ区为砂坑分布区,主要分布于场地东部;Ⅲ区为垃圾填埋区,主要分布于场区中部.
地层及地基
一期工程铝合金线材厂房建筑范围东部为沙坑,中部占整个面积二分之一为建筑垃圾填埋区。填埋区场地10米深度范围内为杂填土,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为主,建筑垃圾约占60%,生活垃圾约占40%,本场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属于人为堆积形成,无成层分布规律,为混合堆积,场地内90#孔〔西北部〕的填土埋深9米,91#,-,填土上部0-,下部为体积较大的桩头或水泥板。
1#联合厂房建筑范围内无垃圾,厂房东部为Ⅱ区沙坑,约占总占地面积的45%,西半部为工程地质Ⅰ区, 约占总占地面积的55%,相对高差.
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合上更系统地层,地层单元如下:
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承载力标准值fk=120Ma,压缩模量Es=.
粉砂,浅黄色,稍湿, 稍密-中密,砂质较纯,; 承载力标准值fk=130Ma,压缩模量Es=.
细砂,浅黄色,稍湿,中密-密实,砂质纯,; 承载力标准值fk=180Ma,压缩模量Es=.
粉土, 褐黄色,稍湿,中密,平均厚度米; 承载力标准值fk=165Ma,压缩模量Es=.
地基处理方案
一号联合厂房,现将砂坑回填并分层碾压密实,然后强夯,为保证均匀沉降,对原状土也进行强夯.
由于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既要提高承载力,又要提高土层的压缩模量,增加场地均匀性,经综合考虑,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及节省工程造价,由施工快捷,预期效果较好。
一号联合厂房,现将砂坑素土回填并分层碾压密实,然后强夯,为保证均匀沉降,对原状土也进行强夯.
铝合金线材公司,应将有机质含量大的生活垃圾清理,建筑垃圾可不清理,用素土分层回填碾压密实,然后进行强夯处理.
强夯到达的要求
对杂填土区
1、厂房根底地基承载力≥250kpa.
压缩模量Es≥20Mpa
处理深度≥10M,宽度≥15M
2、厂房地面积道路厂区地基承载力≥250kpa.
压缩模量Es≥15Mpa
处理深度≥10M
3、处理区域均匀沉降。
对Ⅰ区原始地貌区域,考虑到主要目的为提高地基承载力。
Ⅱ区为砂坑分布区,需要进行素土回填,其到达的技术指标同杂填土区。
、强夯方案设计
强夯法处理地基效果主要取决于方案的设计,强夯方案设计的合理就能到达预期的效果,相反,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有可能破坏地基,强夯方案设计主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的提高承载力和改善均匀性的预期效果,合理的选择夯击能夯 锤面积,恰当地确定夯与及夯击数及施工条件。
强夯法加固非饱和土基于动力压密的概念。目前设计上根本是半经验的,还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因此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应在填埋区及原状土区分别选择试验区。
试验区选择
目的:通过对不同厚度,不同能级、不同地质、不同技术要求的试验区进行试夯和检测,以获取合理的强夯参数,到达设计效果。
试验区应有代表性,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的不同,以及到达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