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在课一开始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给图形分类,使 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的发现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的 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教授新课做好了铺垫。在学习新知这 一大块,又精心的设计了四个环节的学生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 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 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 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 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 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 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习进程中的苦与乐。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 去机会把它弄得趣味化”。若利用课件在数学课中创设情景,可以营 造出欢快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直观形象的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画法,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
在教学环节中,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很多,比如:怎样把握整个教学 环节和有限课时的冲突,有没有更合理的环节设计……
1、 在教学中我创设形象生动、愉悦和教学情境(摆小棒),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2、 从直观入手,通过多媒体演示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引导学生说 出生活中见到的角。从事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讨论抽象出角的 基本特征,完成知识的独立建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 通过学生折角和摸角,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在玩中 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 认知体系,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辨认不同方向的角,让学 生对角的认识更加全面
4、 观看电脑演示,全班学生用手势判断所给的图是不是角,掀起 学生的学习热潮。
5、用铅笔把图形中的角画出来,从而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角特
征的掌握。
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是看重 难突出了吗?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孩子解决难点吗?因为教学就是为了 帮学生解惑。我这节课的难点是:1、通过比较操作体会角大小跟角两 边张开的大小有关。2、用重叠法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末能突破第二个难点, 因为我采取剪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 效果不显著。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用两或三个不同颜色 表示长度不同边长的角,再用重叠法通过学生直观对比,就很容易观 察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做为老师应该如何去放,什么时候 收呢?这才是最重要的。就这节课来说,我在画角教学环节不够放, 先用电脑演示画角,再让学生画角,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