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场地道路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场地道路设计.doc

上传人:2768573384 2016/6/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场地道路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场地道路设计进行总图场地道路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场地道路的分类,即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引道、人行道;其次,明确不同道路的路面宽度, ~ ,单车道宽 ~ ,人行道最小宽度为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 %,地面坡度大于 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 %,亦不应大于 8%,其坡长不应大于 200m ; 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 11%,其坡长不应大于 80m ;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 5%, 其坡长不应大于 600 m;横坡应为 1%~ 2%;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 %,亦不应大于 3%,其坡长不应大于 50m ;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 2%,其坡长不应大于 100 m;横坡应为 1%~ 2%;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 %, 亦不应大于 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 4%,横坡应为 1%~ 2%;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场地竖向设计场地竖向设计是场地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场地的安全稳定,也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成。对于平坦场地的地形需要进行场地设计的,应先设计地面,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竖向设计。设计地面的形式由地形的变化趋势及坡度值大小确定,可以设计成单坡、双坡或多坡。为使构、建筑物周围的雨水能顺利排除, 应设计地面坡度,避免出现凹地。竖向设计时,场地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在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连接的处理,为保证土体或岩石的稳定,还应处理好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设置边坡或挡土墙。对于坡地场地的竖向布置,首先必须进行道路的规划设计,然后开始建筑布局,接着进行竖向设计,根据竖向设计情况调整总体布局方案,最后确定总体布局和竖向设计的全部内容。在设计地面时,首先,要确定台阶的布置,台阶的宽度和高度;其次,要选择好设计地面之间、设计地面与自然地形之间的连接处理方式;再次,要处理好交通联系,通常用踏步和坡道两种;最后, 利用地形的高低变化和道路布置情况,分别在不同层数的高度上设置建筑物入口。坡地场地的建筑单体布置时,可以采用改变建筑物内部结构的方法,使建筑物适应地形的变化。场地绿化设计绿化布置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为使用者的行为要求和身心健康需要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于场地人口的绿化布置,在不影响人员和车辆的通行,保证有足够宽度的前提下,可重点进行装饰性绿化,并配以建筑小品,可采用规则而开敞的手法,以突出场地的人口气氛。如果设有入口广场,可在其主要轴线位置上种植花卉或布置山石,也可以设置花坛、喷水池、有主题的雕塑。对于建筑物周围绿化布置,结合建筑造型可配以建筑小品,种植常绿树及花灌木,加以强调和点缀。场地道路绿化主要供遮阴和丰富道路景观效果,植物可以强化道路的线形和走向,同时交叉口绿化应保证安全,大规模的场地内,可以在交叉口中心布置独立式花坛。广场绿化要求环境品质较高,用以增加广场的表现力,布置形式有规则式和自由式。集中绿地应与周围的建筑物协调,使绿化空间和建筑空间互相渗透;绿地内可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多设座椅,以供使用者休息;绿地中的铺装尽量平坦,必要时道路系统应考虑无障碍设计。用地边缘应种植高大乔木遮阴、围合空间和阻挡风沙,种植绿篱或灌木,与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