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3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 1、请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下案例: 李老师因为英语课上的一件事与师傅发生了争执。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李老师在上英语课,正好带教她的师傅来听课。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句子: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有个男同学就嚷嚷着说,他知道这两句英语的意思。 李老师就和颜悦色地说: “那你说说看,How are you?”那个男生站起来说“怎么是你?”,李老师愣了一下,接着问: “How old are you 呢?”那位男生说“怎么老是你?” 看着那个男孩认真的样子,李老师一下子乐了,笑着说: “你翻译的真的很有创意! ”她转向全班同学, “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以后碰到不认识的句子也不要怕,大胆去猜,即使猜错也没有关系。”接着,李老师把这个句子的正确翻译告诉了同学们。 下课后,师傅对李老师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 “你不能这么迁就学生,明明是错的,还要表扬他。等到考试时,你就会知道你一味地表扬学生是不行的。” 面对师傅的意见,李老师陷入了沉思…… 解析: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和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值得赞扬的。 2、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在他的档案袋中写到: “在老师的眼中,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请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解析: 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3、王可,一个五年级女孩,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其父不让王可去学校,并让她辍学在家帮妈妈看商店。老师了解之后劝其父让女孩读书,父亲说: “女儿是我生的,我有权利不让她读书。” 这位父亲的说服正确吗?他违反了哪些规定? 解析: 不正确。(1)王可的父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6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初为人师时曾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刻“揭发”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理“咯噔”一下,愣了。我思考良久,对全班同学说: “我先向大家作个检讨。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 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