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doc

上传人:maxdoer 2021/8/29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
篇一:(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_数学王子高斯
在距德国柏林约200公里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布伦瑞克(Brunswick)。1777年4月30日,卡尔·弗列德里奇·高斯诞生在这个城中的一个农民家。父亲格布哈特·迪特里希·高斯是一个地道的农夫。早年,他曾从其父那里学得一手好农活,不到20岁便在附近庄园从事园艺。他先后做过护堤人、泥水匠和喷泉技师等。据布伦瑞克教堂记事簿中高斯诞生记录的记载,他父亲的职业是屠夫。高斯父亲和第一个妻子共同生活了10多年,未生孩子就因病去世了。1776年,高斯的父亲同石匠赫里斯托夫·宾泽的女儿结婚,也就是高斯的母亲罗捷娜。高斯的母亲读过几年书,认得一些字,但不能写信。她结婚时已经34岁,婚后只生了高斯一个孩子。
高斯的父亲性格坚毅而严厉,但母亲却温柔而又聪慧。母亲对他备加疼爱,因而高斯喜欢母亲胜于父亲。
高斯聪敏早慧,他的数学天赋在童年时代就已显露。高斯的父亲虽是个农夫,但有一定的书写和计算能力。在高斯3岁时,一天,父亲聚精会神地算帐。当计算完毕,父亲念出数字准备记下时,站在一旁玩耍的高斯用微小的声音说:“爸爸,算错了!结果应该是这样??”父亲惊愕地抬起头,看了看儿子,又复核了一次,果然高斯说的是正确的。后来高斯回忆这段往事时曾半开玩笑地说:“我在学会说话以前,已经学会计算了。”
在高斯启蒙教育中,舅舅弗雷德里希·本茨对他影响较大。本茨是位技术高超的锦缎织工,勤学好思,头脑机敏。他是高斯家的常客。他十分喜爱高斯,并经常给高斯讲故事,同他做游戏。一次,高斯与舅舅出去游玩。走到河边时,只见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舅舅问:“高斯,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下去?”“木头轻呗。”高斯回答道。舅舅弯下腰,捡起一颗石子,又问:“这颗石子重还是那段木头重?”“木头重。”高斯说。本茨并不吱声,他用力一扔,扑通一声,石子沉到了河底。本茨用这种方法启发诱导高斯。
为了使高斯更好地成长,舅舅还为他买来不少儿童读物。高斯十分喜欢书里的故事,如饥似渴地读着。父亲对儿子的读书嗜好不以为然。每天,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就催促儿子上顶楼睡觉,以便节约燃料。顶楼又矮又小,而且还没有灯。高斯急中生智,想出了个好办法。他找来一根芜菁,把里面挖空,塞进油脂,再用粗棉搓一根棉条做灯芯。借着微弱的光亮,贪婪地咀嚼着书里的每一个字。知识的泉水汩汩地滋润着高斯幼小的心田。
1784年,高斯7岁,父亲把他送入耶卡捷林宁国民小学读书。教师是布伦瑞克小有名气的“数学家”比纳特。当时,这所小学条件相当简陋,低矮潮湿的平房,地面凹凸不平。就在这所里,高斯开始了正规学习,并在数学领域里一显他的天才。
1787年,高斯三年级。一次,比纳特给学生出了道计算题:
1+2+3+?+98+99+100=?
不料,老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很快就将答案写在了小石板上:5050。当高斯将小石板送到老师面前时,比纳特不禁大吃一惊。结果,全班只有高斯一人的答案是对的。
高斯在计算这道题时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等差级数的办法。即在1至100中,取前后每一对数相加,1+100,2+99,??,其和都是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10150=5050,
结果就这样很快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