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事故案例分析(5).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事故案例分析(5).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事故案例分析(5).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2010 年模拟试题:事故案例分析( 5) 物资总公司桂林分公司外购 甲苯经火车梢车运输到达桂林,并停放在签有租用该专线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协议的桂林燃料公司沙河铁路专线上待卸。 2003 年7月22日上午,桂林分公司租用桂林泰通运输公司一部汽车槽车,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公司安全员及 2名装卸丁前往现场执行卸车任务。约7时20分, 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 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 口径的塑料管(两头套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罐体,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约 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 顺利地拉回公司仓库。当空车返回时,仓库副主仟直接到火车站台办理相关业务没有随车返回装卸现场。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汽车司机将汽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约 20多米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先后打开汽车槽车前后 2个装卸孔盖,随即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 2根自流式装卸管,待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斤,槽午顶上的装卸工巡视几幽,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人刚走出离汽车约 20m ,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那个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 2根塑料管抛山罐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燃起一片大火。尽管司机曾想将汽车开走,但因大火已经迅速蔓延,人无法靠近,只能报警,约 10min 后,消防车赶到。经 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车基本未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被烧毁。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答案: 事故原因: ,是造成此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众所周知,甲苯装卸作业因流速、粘度等原因,会与管道摩擦而产生静电, 但装卸工违章操作,不按规定接好槽车静电接地装置,直接装卸甲苯,使装卸产生的静电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据调查, 事发时,气温超过 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台时, 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 30多分钟的大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 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据装卸工回忆,当其打开罐盖准备装卸第二车甲苯时,明显感到罐内气体猛烈喷出,但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果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接地,并检测罐内温度, 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未严格执行灌装安全操作规程,在高温天气、途中运输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未认真进行作业监护,使灌装前出现的槽内甲苯浓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