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场地分析
通过对地块的退线划定,得出不同建筑类型的可建范围,作图顺序如下:
1.  道路、用地退界: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即可;
2.  周边建筑防火退界:按照防火规范退界,注意转交圆弧;
3.  按照日照要求退界:对于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房间,间距(日照要求房间距遮挡物)=高度(遮挡物与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房间的有效遮挡高度)X日照系数
4.  其他退界要求
(1)  教室长边与运动场25米;
(2)  教学用房与铁路300米,与270辆车的道路80米
(3)  两教室长边相对25米,
(4)  疗养、医院病房12米
(5)  机动车出入口边线内2米120度视角,
(6)  题目要求的其他退界:古树、水源、碑亭、小河
5.  计算:注意角度的函数关系,圆弧的计算,结合原则答案验算。
二、场地剖面
与场地分析原理一样,通过对地块的退线、间距的划定,得出不同建筑类型的可建位置,但从三维剖面的角度分析建筑的退界、距离的关系要更复杂一些,而且建筑摆放有多种可能,需要分析最优,作图顺序如下:
1.  计算间距:按照性质、高度将将需摆放的建筑分类,并计算间距要求(防火、日照、退距等,详见场地分析部分);
2.  根据题目要求布置建筑
(1)  占地最小要求:此要求需利用不同建筑类型对间距要求不同来摆放,俗称——偷间距,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  在较高建筑的阴影中布置无需日照要求的建筑(商场、办公等);
B.  较高的建筑布置在场地最北边,使其阴影不够成遮挡;
C.  利用场地高差,在低凹的区域布置较高建筑,减低相对高度;
D.  利用道路、边界退线、视线控制重合区间布置建筑间距;
3.  最大可建范围:南向为固定值,北向利用高度与间距的函数,算出斜率,画出区域。
4.  要求土方量最少:挡土墙在填挖方区中点处最少
5.  管沟及基础间距:按照摩擦角计算。
6.  坡道:按照不同车辆纵坡要求及10%以上纵坡需要设缓坡设计。
三、停车场设计
停车场设计主要涉及:车辆计算、入口选择、布局选取、入口处里四个方面的内容,作图顺序如下:
1.  计算车量:将场地面积按照47平方米(由每年考题标答推算而得,实际工程中不一定)每辆计算,得出可停靠车位数及开口数。
2.  确定出入口位置:应设次干道,据交叉口80米,天桥、地道、隧道引道50米,钢轨外缘30米;超过50辆不少于两个,间距大于10米,宽度大于7米。
3.  布局选取:环通场地沿车道四周布置垂直式停车位最经济。
(1)  确定车带:单带15米左右(车长6+通道7+绿带2),双带21米(车长6+6通道7+绿带2),分析场地边长为21米的倍数时(42、63等),可以考虑在此方向上布置4-6个停车带;另外一个方向上两端各留15米,做两个单带。
(2)  坡度场地:场地有坡度时,停车方向应和坡向垂直,避免车辆忘拉手刹滑动。另外结合题目要求坡场地,分台处理,但车位出口不得开向台地坡道。
(3)  边长不符模数时,可考虑在基本模数条件下,加一排车(平行式3X8)
(4)  大车按题目要求尺寸,划出合适区域布置。
4.  出入口处理:
(1)  管理用房:布置在出场车流一侧
(2)  残疾人停车位:靠近车场出入口,留出轮椅通道联系场外步行道。
四、地形设计
主要考察高程竖向的处理,一开始复习时觉得比较难,理解清楚原理后,还是发觉有规律可循,通俗点说就是在玩一个“找台阶下”的游戏,每级台阶就是个等高线,按照坡度要求,将两块场地联系起来就OK,作图顺序如下:
1.  建立目标场地
(1)  选取位置:有些题目并未给定场地位置,需要根据土方量最小的原则,将框进等高线最少的区域划定。
(2)  建立秩序:根据目标场地坡度要求画出等高线。
2.  建立联系(挡土墙):将目标场地的边线,按照挡土墙坡度及等高距偏移,得出与现状同高度等高线的交点-作为挡土墙的边线,注意阳角圆弧处理(以转交点为圆心,交点距等高线的距离为半径做圆弧)
3.  其他情况:
(1)  考场地与道路等高线:原理一样,实际上就是分别建立场地与道路的等高台阶,将将高度一样的台阶连起来;
(2)  考知道场地四周标高求场地内任一点标高:实际上也是从四周画台阶;
总之做题思路就是:定位、定标高、画台阶。
五、场地规划设计
场地规划设计实际上就是摆房子,跟做建筑一样,根据功能要求、限制条件进行分区,再组织流线,根据轮廓及间距做出总图。但为了便于考试测评,试题限定了建筑轮廓、区域划分,还附加了很多限制条件,及选择题提示,使我们有可能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做出标答,作图顺序如下:
1.  花1分钟按总图比例将建筑外轮廓(包括场地)剪出:描的时候外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