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 《 胡 雪 岩 的 全 传 》 有 感
前段时间阅读了方言先生写的《胡雪岩全传》,不经有感而写,
掩卷沉思,心中思绪万千, 一种是对一个红顶商人跌宕起伏的一生由
衷的惊叹与折服, 一种是对英雄末路的凄凉与落寞之感慨。 静想沉思
之际,感触颇多,从胡雪岩的身上,我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诚信,
什么叫做坚忍,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 应该如何做人、如何面对挫折。
胡雪岩,字雪岩,生与 1823 年,卒于 1885 年,终年 62 岁,是
我国着名的徽商。胡雪岩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末乱世,自幼出身贫寒,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 却最终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 慈禧太
后赐他黄袍马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一代豪商胡雪岩,他从一个
一贫如洗的学徒,到拥有的万贯家财的红顶商人,其浮华坎坷的 62 年人生,宛如一颗流星般璀璨和短暂,但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时至今日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胡雪岩的一生,坎坷而又辉煌,他通过克服重重地困难、挫折,最终如凤凰涅磐 , 浴火重生,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与教训,尤其是其诚信做人的信条,更是值得后人去学习的精髓。
诚信是做人之本,商人的逐利性往往会腐蚀掉他们的诚信之心,但胡雪岩认为诚信是经商之本,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必须先做一个诚信的人,商人只有诚信,才会成就大业。红顶商人胡雪岩、晋商乔致庸、华人首富李嘉诚都认为, 他们经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诚信”这一秘诀,在本书中,胡雪岩的钱庄在太平天国时期存了一位军官的银子,这个军官存银子时既没要存折,又承诺不要利息,当他在与太平军打仗身负重伤弥留之际, 拜托一位老乡帮他到胡雪岩钱庄取回所存银两, 带回四川老家还债。 于是这位老乡到胡雪岩的钱庄去取钱,可是他却没有任何凭据。胡雪岩了解了真实情况后,不仅让其取出了本金, 而且按照规定支付了利息。 胡雪岩诚信待客的消息不胫而走,来他钱庄存钱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当然也越做越好。可见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
诚信不但是经商之本, 也是人的第二生命,胡雪岩对此坚信不移。“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以人为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一个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 在此书中胡雪岩不管公私事务,他都诚信守诺,所以听到他讲的话,大家从不质疑。当时外国银行不相信清朝政府而单独相信胡雪岩, 肯借巨额款项给他,被世人认为是奇迹。如果胡雪岩不讲诚信,这可能吗?所以做人要看长远,暂时的偷奸耍滑,只是饮鸩止渴,诚信做人,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胡雪岩的经历给我的另一个巨大启示是坚忍。 “坚忍”是两个奥妙的字,“坚”字可理解为锐意进取,有如鹰击长空,“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屈辱,有如潜龙在渊。能做到其中一点易,两者兼备则难,中国历史上不少蛮勇之人,如项羽,乌江边一曲
悲歌,惹后世千万人为之流泪。但如若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