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民政局强化农村敬老院后续管理工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县自2021年起开始实施农村敬老院建设工程,2021年底实现全县乡乡建有敬老院的目标。通过几年努力,全县敬老院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实现了敬老院老人“住得进”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让入住敬老院的老人“养得好”,怎样加强农村敬老院后续管理工作,便成了当前我县敬老院工作的重点。为此,县民政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进行了积极探索。
首先,选好一名院长,这是一所敬老院管理好坏的前提。从目前我县管理较好的石羔、咱果等乡镇敬老院来看,主要是有了一名好的院长,他们真正能以院为家,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才有了今天敬老院良好的局面。因此,我们在确定院长人选时,都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由乡镇进行考核审查,不搞简单的指派。在院长选定后,我们通过对其进行理论培训,让彼此交流心得体会,以及通过实践指导,重点引导和培养做为一名院长应具备的素质,即要有四心:对敬老院事业要热心,对待老人要有爱心,对待工作要专心,对自己要怀有公心。增强四个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细节意识。为提高敬老院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提供保障。
第二,建立一套制度,这是敬老院管理的基础。几年来,为加强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我们先后出台《**县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县农村敬老院内务管理实施细则》,并制定了爱心院长、孝心儿女、福星老人的评选办法。将敬老院过去以院长事事做主的家长式管理,逐渐转变为现在以制度为依托,以老人参与为主的自我式管理。每个敬老院都成立了财务管理小组、后勤生产小组、生活卫生小组,动员老人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积极性,使老人们在劳动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敬老院也尝到了甜头,院长和工作人员都普遍感觉轻松了许多,部分敬老院院长甚至感叹,现在即使院长十天半月不到,敬老院照样正常运转。
第三,开发一条以院补院的路子,为敬老院管理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有钱才好办事。目前,民政部门下拨敬老院的经费,仅仅只能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开支,要保持敬老院的发展,就必须增强敬老院自身的“造血”功能,开发出一条适合敬老院的以院补院路子。为此,我局多方筹措资金,在我县石羔、三元、咱果等乡镇敬老院试点,新建了年可出栏50至80头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