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口腔解剖生理学内容
牙体解剖生理学
牙列、牙合与颌位
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学
口腔生理学
学习观点
进化发展观
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的观点
整体观
学习方法
注重实践
善于总结
多加强化
牙的演化的特点
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
牙数由多变少;
牙替换次数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
牙根由无到有;
由广泛分布到局限于上下颌骨内;
由端生牙向侧生牙、槽生牙演化。
第一节 牙的演化
第二节 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目的要求1.掌握牙的外部组成及各部分的概念2.掌握牙的分类、出龈及萌出的概念、牙萌出的规律3.掌握牙的部位记录法、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的概念4.熟悉牙的功能、乳恒牙的萌出时间及其他临床牙位记录法重点难点 牙的外部组成 各部分概念 牙位记录法
(deciduous teeth)
乳牙公式:
I 2 C 1 M 2 × 2 = 20
2 1 2
牙的分类
(一)根据牙在口腔存在时间的暂久
(permanent teeth)
恒牙公式:
I 2 C 1 P 2 M 3× 2 = 32
2 1 2 3
(二)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incisor)
(canine)
犬齿
(premolar)
双尖牙
(molar)
前牙--切牙 尖牙
后牙--前磨牙 磨牙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左、右、上、下共8个,牙冠呈楔形,颈部厚切缘薄尖牙:位于口角处,左、右、上、下共4个,牙冠楔形 前磨牙:又名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左、右、上、下共8个,牙冠呈立方形,有一个咬合面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12个,牙冠呈立方形,咬合面宽大,其上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便于磨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