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去年以来,**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已进行的改革要深化、中央作出的改革要率先、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要探索”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l4个重点领域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规范了盛谷公司、温泉宾馆现代企业制度。多方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完善规范煤业集团、自来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县属企业经营管理层职业化从业、市场化选聘。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严格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77个,建成农村资金互助社24个,多方搭建技术、信息、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循环经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天纤棉业、正大饲料、家园陶瓷、华润建材、福润禽业等入园企业,全面推动企业市场化经营。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简政放权,依法规范行政许可和自由裁量权,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97项,新增行政审批事项24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8项。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理顺工商、质检部门管理体制。全面启动运行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规范乡镇惠农便民服务大厅14个,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综合平衡预算机制,“三公”%,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县乡“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理清,实现了政府性债务“零增长”。
5、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修编,建成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9个,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登记颁证试点559户5123亩。4205名干部职工参与双联行动,1760名产业大户参与“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全力促进以住房、行路、吃水、用电、生态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水平明显提升。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外贸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旭康食品、**陇原红果品和丰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入驻甘肃省商务厅网上交易平台,今年前8个月实现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借助“广交会”、“厦洽会”、“兰洽会”、“西交会”等平台,签约项目76项,争取资金65亿元。以技术创新为方向,争创国家、省市级各类技术品牌、奖项36项。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坚持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多方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出台《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意见》,规范乡镇人大工作,从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办公场地、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大保障,承办了全省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坚持政府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不断改进政协工作方式。不断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五自主三合作”社会管理模式,在全县215个行政村组建村民监督委员会,引导群众依法行使监督权。
8、推进法治**建设。推行重大决策法律审查和法制办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认真开展综合执法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能,规范审判行为,稳步推进立案公开,大力推行阳光审判,切实加强民意沟通。切实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依法规范宗教活动场所17个。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修订完善常委会、全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建设,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落实腐败案件查处和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相关要求。制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意见》,积极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实现“三转”,组织14个乡镇、温泉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进行“三述”报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去年以来,县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受理信访举报60件(次),处理上级转办件**件(次),初核违纪线索25件,立案18件、结案1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和绩效考评制度,全面完成县剧团改制和城区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升级改造任务,组建成立了**县文化产业协会、大云寺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家园陶瓷公司、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