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护理问题及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理问题及措施.doc

上传人:vivian5400 2021/10/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理问题及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存 在 p i c c 护 理 问 题 :
1、 机械性静脉炎;
2、 穿刺点渗血;
3、 有堵管的可能;
4、 有局部感染的可能;
5、 疼痛;
6、 有导管脱出的可能;
护理措施:
1、 机械性静脉炎:是导管刺激血管内膜出现的无菌性炎症,多发
生在置管后早期( 48-72h ), 1 周内最多见。该病人表现为穿
刺点上方延静脉走向红、肿、热、痛症状。处理:抬高患肢,
促进静脉回流;因血小板低不宜热敷所以应用硫酸镁湿敷,局
部涂抹喜辽妥软膏,每天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1 小时,再结
合微波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现在病人无静脉炎表现。
2、 穿刺点渗血:患者自身有血小板减少症状,所以置管数天后仍有穿刺点渗血情况及穿刺点周围皮下有淤青。处理:除了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外穿刺点表面还放置了藻酸盐敷料,以吸收渗血渗液,预防穿刺点感染;定期换药加强维护观察穿刺点渗血情况;正确活动的指导,避免手臂太过频繁活动引起出血。
经处理后皮下淤青消散,穿刺点无渗血渗液。
3、
有堵管的可能:冲管不当,接瓶不及时,输注完高粘药品或血
液制品后未及时手动冲管,静脉压力过高(剧烈咳嗽、呕吐、
便秘等)或是未进行正压封管血液反流入导管内,因病人体位
导管打折等原因。预防: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及时接液
体,回血后及时冲管,输注完高粘药品或血液制品后手动冲管
再接普通液体,及时检查导管是否打折,病人体位恰当。
4、
有局部感染的可能: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及疼痛甚至产生脓
液。处理:加强换药,严格无菌操作,可预防性局部应用抗生
素(百多邦)。
5、
疼痛:与静脉炎引起疼痛有关,处理:治疗静脉炎的同时给予
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6、
有导管脱出的可能:与病人肢体频繁活动导管固定不牢或更换
贴膜时手法不正确引起导管脱出有关。预防:妥善固定导管,
告知病人肢体勿频繁活动,更换贴膜时手法正确以免将导管拔
出,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及外露长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