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比例线段(第四课时)
——黄金分割
太湖县花园初级中学 李效琴
教材分析:
黄金分割是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第一节比例线段中第4课时的内容,它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认识,是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和拓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线段,比例中项的概念,会求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2)经历黄金分割的探究过程,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对黄金分割概念的理解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黄金分割的应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请大家欣赏芭蕾舞——天鹅湖。
教师讲解:
舒缓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著名的芭蕾舞天鹅湖,给我们美的感受。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踮起脚尖舞动?还有,大家看过时装表演吧,那些模特们可谓身材修长,可是她们表演时总穿着高跟鞋。这是为什么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习今天的内容——黄金分割。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提问)
?
2、什么是比例中项?
概括(课件展示)
练一练:1、已知四条线段a,,且a===6cm,则b=_____cm。
2、已知线段a是b,c的比例中项,且b=6cm,c=8cm,则a=_____cm。
3、已知m是n,q的比例中项,且n=2,q=10,则m=_____。
请看课本例题:
如图,已知线段AB长度为a,点P是AB上一点,且使AB:AP=AP:PB,求线段AP的长和 的值。
二、新课讲解:
(一)归纳: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分割点叫做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比值 叫做黄金数。
思考1、上例中
=?=?
理解 (1)当AP2=AB·PB时,P点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2)当 = = ≈,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反之亦成立。
思考2、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几个?
(二)欣赏图片——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
三、新知应用
例1、如图,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若舞台长AB=20m,试计算主持人应走到离A点至少多少米处是比较得体的位置?()
例2、若一个矩形的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 (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