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五柳先生传》.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柳先生传》.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11/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柳先生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柳先生传》(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2011年3月6日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因为现在是八年级的学生了,对于文言文也有了一点基础,所以在做预习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达到疏通文意。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二、学习目标:
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体会本文写人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学完后,我们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一)、知晓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2)、认知生字
(3)、熟读课文(个人读,自由读,整体读)
(三) 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词句:每有会意。 造饮辄醉,期在必醉。曾不吝情趣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四)、小结:本文在翻译上尚有一些难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做好复习工作,这样对于巩固与掌握全文的内容与理解课文有很大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全文
2、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
第二课时
导入:复习上一节课:检查背诵与检测。
(一)、齐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词句。
(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明确: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 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