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编码器及编码器卡的应用指南学习课程.pptx

格式:pptx   大小:1,632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编码器及编码器卡的应用指南学习课程.pptx

上传人:wz_198614 2021/11/7 文件大小:1.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编码器及编码器卡的应用指南学习课程.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编码器原理和特点
绝对式编码器
编码器机械参数
旋转变压器
编码器安装使用
编码器常用问题
增量式编码器
编码器常用术语
编码器输出电路
编码器及编码器卡选型
第1页/共64页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编码器原理和特点
编码器是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速度位移传感器。当旋转编码器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经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光栅盘狭缝切割成断续光线,并被接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该信号经后继电路处理后,输出脉冲或代码信号。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品种多,功能全,频响高,分辨能力高,力矩小,耗能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基于工作原理可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值编码器。
第2页/共64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轴旋转时,有相应的相位输出。其旋转方向的判别和脉冲数量的增减,需借助后部的判向电路和计数器来实现。其计数起点可任意设定,并可实现多圈的无限累加和测量。还可以把每转发出一个脉冲的Z信号,作为参考机械零位。当脉冲已固定,而需要提高分辨率时,可利用带90度相位差A,B的两路信号,对原脉冲数进行倍频。
第3页/共64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增量式编码器
数字信号编码器
包括常用的TTL(或RS422)、HTL、PNP、NPN等。
信号序列的输出:一般A、B两相(A、B两通道的信号序列相位差为90度)外,每转一圈还输出一个零位脉冲Z相。
当主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按下图输出脉冲,A通道信号位于B通道之前;当主轴逆时针旋转时,A通道信号则位于B通道之后。从而由此判断主轴是正转还是反转。
第4页/共64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增量式编码器
正弦波编码器SINCOS
输出信号是正弦波模拟量信
号,而不是数字量信号。它的出
现主要是为了满足电气领域的需要-用作电动机的反馈检测元件。在与其它系统相比的基础上,人们需要提高动态特性时可以采用这种编码器。
当电机高速旋转(6000rpm)时,传输和处理数字信号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给电机的信号所需带宽(例如编码器每转脉冲为10000)将很容易地超过MHz门限。而正弦和余弦信号的内插法,可以获得基本正弦的高倍增加,例如可从每转1024个正弦波编码器中,获得每转超过1000,000个脉冲。接受此信号所需的带宽只要稍许大于100KHz即已足够。内插倍频需由二次系统完成。
第5页/共64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绝对式编码器
绝对值编码器轴旋转器时,有与位置一一对应的代码(二进制,BCD码等)输出,从代码大小的变更即可判别正反方向和位移所处的位置,而无需判向电路。它有一个绝对零位代码,当停电或关机后再开机重新测量时,仍可准确地读出停电或关机位置地代码,并准确地找到零位代码。一般情况下绝对值编码器的测量范围为0~360度,但特殊型号也可实现多圈测量。
第6页/共64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编码器常用术语
线:编码器光电码盘的一周刻线,增量式码盘刻线可以10线、100线、2500线的刻线,只要你码盘能刻得下,可任意选数;绝对值码盘其码盘刻线因格雷码的编排方式,决定其基本是2的幂次方线,如256线、1024线、8192线等。但绝对值码盘也有特别的格雷余码输出的,如360线、720线、3600线等。即选型手册的脉冲数。
位:2的n次方,由于绝对值码盘常常是2的幂次方线输出,所以,大部分的绝对值码盘是以“位”来表达,但也有例外,如360线、720线、3600线的(格雷余码)。增量值编码器也有用位来表示的,如15位、17位,其是通过内部细分,将计算的线数倍增后,一般大于10000线了,就用“位”来表达。
第7页/共64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二十七分。
编码器常用术语
分辨率:编码器可以分辨的角度,对于一般计算,以360度/刻线数计算,目前大部分就直接用多少线来表达了。但这样就有一些概念的混淆,如增量值编码器,如用上A/B两相的四倍频,2500线的,分辨率实际可以是360/10000的,如果内部细分计算的“线”可以更多,达到15位、17位的,所以,常常的增量编码器用“线”来表达的,代表还没有倍频细分,用“位”来表达的,是已经细分过的了。
增量式:码盘内刻线是两道:A/B,Z,通过数线累加(增量)计算旋转角度,有的增加了U\V\W,将编码器通过120度的分割,分成三个区来判断位置,称为混合型编码器。有的通过内部细分电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