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考复习建议:
优秀古诗文篇目中的名句背诵与默写和古诗文阅读
《课程标准》推荐优秀古诗文50篇,其中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2016年《考 试纲要》规定文言文13篇,古诗词27首。相比15年新增《出师表》《饮酒》,删减《孔 子语录》《小石潭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复习中基本做法是逐篇归类整理,把40篇 优秀古诗文的名句作一下积累,进行背诵并经常默写。绝句要全篇默写;词的默写,注意分 清颈联和颔联。不能只背默27首古诗,对13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 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17年注意新增篇目的背诵与默写和识记理解,删减的考 试篇目无须准备。
古诗文阅读常考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察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翻译,学会背重要注释;注意课文内容理解和一 些写作手法。近三年考过的一般不会再考,因此应该特别关注近10从未考过的《记承天寺 夜游》、《桃花源记》、《陋室铭》、《出师表》还要注意虽考过,但已过去了多年的《孔 子语录》《小石潭记》《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马说》。根据《考纲》 中“阅读” 15-18项的要求,对前面列举的重点三篇和次重点6篇优秀古文逐篇进行阅读训 练。
语文积累
考查对字音、字形、词义、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自08年以来,历年题型大致稳 定,今年也不例外,选出来出题的文段基本上是一小段美文或哲理小思。预计2017年此 部分的形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需熟练使用《新华字典》,多注意 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的识记与差异、修辞、句式的变换、近义词的辨析,诗歌鉴赏 题可能要涉及到一些,句式变换也不容忽视。总体而言,这一部分题目难度不大,只要 平时认真训练,考场上不掉以轻心,9分全得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名著阅读
2016年《考纲》推荐了 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水浒》、《西游记》、
《红岩》、《骆驼祥子》、《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海底两万里》、《朝花 夕拾》。安徽省在这一部分是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调整两篇,估计17年也不会 例外。主要熟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试题特点: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今年考题为“普 法活动我宣传”,考查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和修辞手法的使用。学习中要重视做相应 的训练题,不能靠天收。必须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实践训练,才能在考试时遇题 不慌。
阅读
命题材料的选择更具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研究表明,安徽中考语文命题阅读材料链接时代,贴近生活,满足需要。从考 生反映的情况看,关键是读懂,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课文读懂了,方法也就随之 有了”
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目,然后再按照题目的要求去解答。分析好题目的指向, 把握好题目的要求,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与正确率。审题时一般可先浏览一下出了哪 些问题,再反复读懂题干要求,并能够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出文章的主旨,明确作
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和出题人考查的方向。要特别注意的是题干中的一些提示性词 语,例如:“第四段” “本文开头” “本文结尾”等字眼,这些提示往往也就指明 了答题的指向,抓住了这些,就能一下子切入答题内容,从而能有效地避免答题的 盲目性。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一是看出处,即在文中的具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