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平安三小 祁海霞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 个单元共有4个课时,已完成教学。在教学中,我以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 导,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发展其数感,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到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单元 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教 学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的简单解决问题等内容,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下面我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进 行反思。
在教学《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教学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迁移,重视了 用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基础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通过 列竖式,让孩子们观察、比较,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的优势,并在笔 算中动手体会,强调进位和退位的重要性,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连加计算 时主要有3种错误情况:
1、 学生算完第一步,往往就忽略了第二步的计算,没有计算完整。
2、 笔算到十位相加时,当个位满十时,没有及时给十位进“1”,出现了计 算错误。
3、 横式上的得数漏写,或填写的得数与竖式计算结果不符,经常将验算的 结果填写到横式上。
连减计算时主要有4种错误情况:
1、 倒减。不管数位,不分被减数与减数,只管大数减小数。
2、 无退位。尽管我在教学中以“借东西要打招呼”为比方,强调了退位点 的重要性,但这个错误还是最突出。
3、 全部做成退位。不是退位减法的也去退位减。
4、 和连加一样忽略了第二步的计算。
针对这些普遍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将错误资源改正,并不断寻找 解决的方法。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 在,是粗心造成的,还是算理不理解。让学生也学会反思,说说自己在计算时 是怎样想的,再同桌、同学之间互相挑毛病,找问题,以便在计算中认识到自 己的错误,进而避免这些错误,养成细心做题的好习惯。所以,在纠正错误的 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是最重要的。
《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因为这批学生是今年刚接的班,在 上课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读例如36+45-27这样的计算题时,读作:“36加45再 减27. ”运算顺序不明确。于是,我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就明确运算顺序,读作: “36加45的和减27. ”,这样学生在读题时就明确了运算顺序,也锻炼了他们 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运算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算理,明确运算顺 序,久而久之,学生在运算步骤上就基本没有错误。此内容的学习,主要问题 还是正确率不高,加、减运算符合容易混淆。反思整个过程,我想这也是正常 的吧!孩子们刚学会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笔算,马上让他们综合、转化,需要 一个过程,更需要不断地强化训练。
课堂的教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总是有别于成人,看似一个
很简单的知识,或许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的数是多少》这一内容后最深刻的反思。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