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赠别二首杜牧《赠别》阅读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70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赠别二首杜牧《赠别》阅读答案.pdf

上传人:阳仔仔 2021/11/18 文件大小:1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赠别二首杜牧《赠别》阅读答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精选公文范文 --------------------------
赠别二首 杜牧《赠
别》阅读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引导语:《赠别》是杜牧惜别在扬州
认识的名***所作,第二首重在写惜别,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
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表现的感情很深
沉、很真挚。
赠别二首 (其一 )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
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
明。
阅读训练
“多情却似总无情 ”,被人
赞为 “无理而情深 ”,结合诗句诗谈谈你
的理解。 (5 分)

现手法,并简析其使用的妙处。 (6 分)
答案:
1
---------------- 精选公文范文 ----------------
--------------------------------- 精选公文范文 --------------------------
:明明多情,却说 “总无情 ”,
视为无理。诗人实际表达的是因爱的太
深,无论怎样,都难以表现内心的多情,
是为情深。相关诗句 “唯觉樽前笑不成 ”。
诗人想在对情人举樽道别时能强颜欢
笑,宽慰情人,却始终挤不出笑容。送
别时明明内心感伤,却说到 “笑”且“笑不
成”表面,表面好像 “无情 ”,实际是因为
“情至深 ”。(答出理解,给三分 ;结合诗句
分析,给两分。 )
:最后两句把蜡烛拟人化, 妙
处一:是将蜡烛的 “烛芯 ”巧妙说成 “蜡烛
有心 ”妙处二,是进一步把 “蜡烛有心 ”
解读成替人 “惜别 ”之心 ;妙处三,是把蜡
烛彻夜流淌的烛泪,说成是在为男女主
人公的漫漫长夜的忧伤惜别也彻夜伤心
落泪,妙处四,是借此巧妙而动人的展
示了男女主人公的长夜不寐洒泪伤别。
(答拟人一分,解读四分, 4 点说出 3 点
就可得满分。 )
杜牧文学成就
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
2
---------------- 精选公文范文 ----------------
--------------------------------- 精选公文范文 --------------------------
华清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
后世传诵。
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
《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
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
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
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 “牧作行、
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
昌《容台集》称: “余所见颜、柳以后,
若温飞卿与 (杜)牧之亦名家也 ”,谓其书
“大有六朝风韵 ”。***墨迹有《张好好
诗》。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 ,
《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
六十六皆有传。
《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
年(834)32 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厘米,
横 162 厘米, 46 行,总 322 字。从整幅
3
---------------- 精选公文范文 ----------------
--------------------------------- 精选公文范文 --------------------------
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
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
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
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
明、清人的题